油脂強弱格局發生一些變化,棕櫚油漲勢放緩,豆油則出現明顯走強。雖然馬棕11月減產幅度超預期進一步強化減產邏輯,但出口遠不及預期引發市場擔憂。馬來西亞在時隔1年半后,上調明年1月的毛棕櫚油出口關稅至5%,進一步削弱市場做多棕櫚油的熱情。因預期部分棕櫚油需求將向豆油轉移,豆油走強以修復當前過低的豆棕價差。此外,中美關系緩和預期下,活躍的買油拋粕套利亦對豆油走勢形成明顯提振。
馬棕出口的下滑令市場擔憂棕櫚油反彈的持續性,本周棕櫚油漲勢顯著放緩。然而,油脂間價差及主要需求國采購節奏并不影響油脂總需求,我們認為,當前油脂市場更關鍵的核心仍是棕櫚油減產邏輯的兌現情況。在當前數據仍支撐產地棕櫚油減產的背景下,油脂并不具備趨勢性下跌的基礎。
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保障了后期國內大豆供應,大豆壓榨需求成為更關鍵的變量。在非洲豬瘟背景下,我們預計國內大豆壓榨回升幅度有限,豆油庫存預計將在12月底降至100萬噸下方后繼續下滑,且2020年上半年豆油庫存的下降幅度及速度很可能超過2015-2016年同期水平。豆油庫存的顯著下滑將令豆油開啟一輪補漲行情,亦有助于整體油脂反彈的進行。隨著油脂去庫存的推進,階段性的供應偏緊或驅動油脂在明年1-2季度沖擊年內高點,回調仍可逢低適量布局多單。
(關鍵字:菜籽油)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