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滬銅主力合約經歷1月和2月的窄幅波動后,3月走勢向上突破,上漲5.89%,收于72620元/噸;成交量為13.2萬手,較去年四季度增加12.5萬手;持倉量為3.69萬手,較去年四季度增加3.4萬手。進入二季度,受英美限制俄羅斯銅出口、國內煉企聯合減產及現貨市場步入購銷旺季等多因素影響,銅價進一步攀升,但需警惕高銅價對銅零單需求的抑制作用。
宏觀:美聯儲降息步伐放緩
美國3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30.3萬人,創下2023年5月以來最大增幅,非農就業新增人數超預期令美聯儲5月降息概率大幅下降,美聯儲5月維持利率水平不變的可能性升至96.81%。歐洲央行理事會對通脹將繼續下降的預期更加堅定,并明確表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歐洲央行6月降息概率較大。
供給:全球礦端擾動仍存
智利、秘魯產量增長
1月,世界銅礦產量增長了約2.5%,達到182萬噸。其中精礦產量增長2%,溶劑萃取電積(SX-EW)增長4.5%。
智利銅業委員會(Cochilco)表示,2月智利銅產量同比增長9.8%,至41.7萬噸。盡管整體產量上升,但陷入困境的銅業巨頭、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Codelco的產量卻下降1.6%至10.37萬噸。智利礦業部長Aurora Williams近日表示,經歷3月一起礦場事故后,4月的銅產量可能會小幅下降。3月,由于發生礦場事故,odelco旗下的Radomiro Tomic礦場暫停了大部分采礦活動,使其產量跌至20年來的最低水平。礦場工會負責人表示,目前Radomiro Tomic礦場只有約三分之一的礦用運輸車處于運行狀態,預計到5月上旬才能逐步恢復正常運營。
對產量形成正面貢獻的是全球最大銅礦必和必拓旗下的埃斯孔迪達(Escondida)銅礦、嘉能可和英美資源公司聯合經營的卡拉瓦西銅礦。其中Escondida銅礦2月產量達到9.75萬噸,同比增長34.1%。卡拉瓦西銅礦2月產量同比增長2.5%,達到4.52萬噸。
2月,秘魯銅產量同比增長12.7%(2.4萬噸),達到21.7萬噸。銅礦產量的增加主要歸功于Antapaccay、AngloAmerican和HudbayPeru。其中Antapaccay產量同比增長219.4%(1.3萬噸),AngloAmerican產量同比增長40.7%(0.7萬噸),HudbayPeru產量同比增長52.7%(0.3萬噸)。相關機構預計秘魯全年銅產量增至300萬噸,同比增長24萬噸(增幅達到8.7%)。
必和必拓公布的2024財年三季度(即2024年第一季度)銅產量達到了46.59萬噸,同比增長6萬噸。具體銅礦項目方面,Escondida銅礦得益于該礦區的高效運營和持續的技術創新,產量達到了28.82萬噸,環比和同比分別增長13%和15%。相比之下,Pampa Norte銅礦或許受到礦石品位、開采難度等因素影響,產量較去年同期下滑16%。Copper South Australia銅礦的產量達到7.9萬噸,同比大幅上升53%。而Antamina銅礦的產量為3.39萬噸,同比保持了15%的增長,顯示出其穩定的生產能力。
一季度淡水河谷銅產量達到8.19萬噸,同比增長22%,這得益于薩洛博3號工廠持續穩定達產,以及薩洛博1號和2號工廠運營業績提升。淡水河谷公司和巴西帕拉州表示,巴西一家地方法院再次暫停了該公司旗下Sossego銅礦的運營許可,該礦2023年銅產量為6.68萬噸。智利礦產商安托法加斯塔表示,一季度銅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1%至12.904萬噸。安托法加斯塔預計,由于新建一座海水淡化工廠,旗下旗艦型Pelambres礦產量將增加,這些項目有助于提升今年產量前景,從67萬—71萬噸提升至90萬噸。
中國進口量增加抵消產量下降
中國2月銅精礦產量為11.99萬噸,同比下降8.75%;1—2月累計產量為25.97萬噸,同比下降8.75%。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3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233.0萬噸;一季度累計進口698.8萬噸,同比增長5.1%。4月22日機構統計的中國7個主流港口進口銅精礦當周庫存為32.2萬噸,較去年年底下降28.1萬噸,降幅高達47%。
中國3月廢銅(銅廢碎料)進口量為177571.30噸,環比增加2.17%,同比增加18.43%,其中,美國為最大來源國,3月我國從美國進口廢銅34501.51噸,環比增加18.47%,同比增長28.77%。中國一季度廢銅累計進口量為51.65萬噸,累計同比增加3.55萬噸,增幅達到6.87%。
4月19日當周,標準干凈銅精礦TC指數3.5美元/干噸,較年初的56美元/干噸下降52.5美元/干噸,跌幅高達94%。國內銅精礦加工費持續低位運行,4月國內精煉銅企業冶煉虧損最大達到4440元/噸,但受到硫酸價格走高提振,煉企噸銅冶煉虧損有所縮小。受到加工費跌至低位影響,國內煉企宣布聯合減產。另外,進入4月,國內多家煉企檢修,預計影響精煉產量不超過7萬噸。煉企與礦山長單談判TC保持在80美元/干噸,長單冶煉利潤保持在1000元/噸附近。
需求:銅市進入購銷旺季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1月,世界精煉銅的表觀使用量增長了約6%,主要得益于中國強勁的表觀需求增長。
半成品市場
從國內市場來看,3月銅材產量200萬噸,同比下降20萬噸,降幅達9.09%。一季度中國銅材產量累計為487.1噸,累計同比減少44.14萬噸,降幅為8%。中國3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47.4萬噸,同比增長16.17%。一季度累計進口鍛軋銅及銅材137萬噸,累計同比增長8.24萬噸,增幅達6.4%;鍛軋銅及銅材出口量為23.32萬噸,累計同比下降3.48萬噸,降幅達13%。一季度中國銅材表觀需求量為600.78萬噸,累計同比下降32.42萬噸,降幅達5.1%。
機構調研數據顯示,3月銅材行業開工率出現季節性上升:銅管行業(85.97%)>銅板帶行業(73.07%)>電解銅桿行業(71.14%)>銅棒行業(61.93%)>銅箔行業(60.44%)>再生銅桿行業(50.54%)。由于今年空調家電行業訂單火爆令銅管開工率持續走高;受電子行業復蘇緩慢等因素影響,3月銅箔行業開工率的漲幅僅有18.22個百分點,為各行業最低。
終端市場
國內電網投資方面,一季度電網工程投資完成額766億元,同比增長14.7%;電源工程投資達到1365億元,同比增長7.7%。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9.9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6.6億千瓦,同比增長55%;風電裝機容量約4.6億千瓦,同比增長21.5%。
車市消費方面,根據全球咨詢機構SNE的數據,2023年,全球注冊電動汽車總數約為1407萬輛,比預期高出約30萬臺。SNE預測,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675萬輛,增速放緩至19.1%。具體來看,歐洲方面,電動汽車市場在2024年受到補貼減少和實施嚴格碳法規影響,銷量增速將放緩至15.9% ;北美地區受到高利率和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加強的影響,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速將降至33.8%。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表示,3月,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至123萬輛。其中,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分別增長27%和15%,但歐洲銷量下降了9%。
空調行業方面,數據顯示,受到春節因素影響,2月空調行業實現產量1174.4 萬臺,同比下降17.89%;銷量1232.08萬臺,同比下降11.11%。1—2月,中國空調產量3763.5萬臺,同比增長18.8%。3月,家用空調總排產2032萬臺,同比增長21.6%。4月,國內家用空調總排產2073萬臺,同比上升19.1%。5月,國內家用空調企業總排產2189萬臺,其中內銷排產1377萬臺,同比增長22.6%;外銷排產812萬臺,同比增長26.3%。
房地產消費方面,3月保利地產、萬科、招商蛇口新增土地權益建筑面積共12.63萬平方米,同比下滑90.94%。一季度以上三大房企新增土地權益建筑面積共112.81萬平方米,同比下滑46.74%。一季度,美國房地產新屋開工、營建許可分別為424.5萬套和448萬套,累計同比增長8.9萬套、20.7萬套即2.1%、4.8%。
供需平衡:海內外庫存漲跌互現
1月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過剩8.4萬噸,去年12月為過剩2.7萬噸,去年1月為過剩10.9萬噸。4月23日,COMEX庫存26550噸,較去年年末增加7740噸。LME庫存120600噸,較去年年末減少46700噸。上期所倉單庫存220990噸,較去年年底增加215013噸。
綜上所述,全球銅業巨頭銅礦產量下降、國內煉企聯合減產以及銅市進入購銷旺季均提振銅價,料銅價短期將保持強勢,但需警惕高銅價對銅零單需求的抑制作用。風險方面,警惕全球金融市場不穩定、礦山產量受到擾動、海內外銅庫存大幅下滑引發的市場大幅波動。
(關鍵字:銅)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