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歐洲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至歷史低點-0.3%。隨后,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延長購債期限。至此,標志著歐洲央行新一輪寬松序幕已拉開。
在昨晚的議息會議上,歐洲央行除了宣布降低存款利率10個基點至-0.3%,還決定維持主要再融資利率在0.05%,同時維持隔夜貸款利率在0.3%,各項數據均符合市場預期。
除此之外,德拉吉還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歐洲央行于今年早些時候推出的總規模達到1.1萬億歐元的購債計劃期限從2016年9月延長至2017年3月甚至更長。同時,德拉吉表示,歐元區的量化寬松“在規模、構成和到期時間方面是完全靈活的”,并將一直持續到通脹的調整與目標一致。
事實上,歐洲央行對于進一步寬松的暗示真正開始于今年10月。隨著通縮威脅的持續加劇,歐洲央行開始釋放進一步寬松信號,并多次提示市場降息事宜已重返議事日程。
盡管市場對歐元區的加大寬松并不吃驚,但歐洲央行這次的決定仍頗顯“倉惶”。一方面,歐元區的上一次降息還在去年9月,在那次將存款利率下調至-0.2%后,歐洲央行曾表示不會再進一步降息。另一方面,今年1月才開始實施的1.1萬億歐元量化寬松事實上才剛剛執行了一半,此時宣布延期未免稍顯“急性子”。
其實對于歐元區而言,雖然復蘇較為緩慢,但經濟擴張卻從未停止。而真正讓德拉吉考慮再次出手降息并加大寬松的關鍵,還在于歐元區通縮水平的遲遲不達標。歐盟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11月CPI同比初值0.1%,不僅低于預期0.2%,更是遠遠低于歐洲央行2%的中期目標。對此,德拉吉表示,為了實現通縮目標,央行將不得不做幫助提振通脹的事情。
“禍不單行”。除了通縮問題遲遲難得解決,歐元區今年以來更是頻頻受到地緣政治的負面影響。大量難民的涌入加大了歐元區本就不輕松的經濟壓力,同時還威脅到了歐元區的社會穩定。此外,恐怖威脅的籠罩也使得歐元區“二當家”法國不顧經濟環境出兵敘利亞。
在內外因夾擊的當下,歐元區做了這個“不得不發”的寬松決定。在歐洲央行看來,貨幣政策對經濟必然有傳導作用及一定的影響,而持續寬松政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可以提振出口、改善歐洲企業信貸和投資環境、鼓勵消費和促進就業,進而傳導至對經濟發展的刺激上。
當然,不可忽視的是,歐洲央行這個決定或許能夠幫助歐元區在一段時間內提振經濟,但對于歐元區的周邊國家而言卻是可怕的“貨幣災難”。當前,從瑞典斯德哥爾摩到瑞士蘇黎世,政策制定者們料將被迫在國內繼續大幅寬松政策,以通過極端的貨幣保衛政策阻止本幣兌歐元升值。
(關鍵字:歐洲 央行 降息 歐元區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