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Poor's)表示,主權國家的信用前景自去年年中以來急劇惡化,墜入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深淵”。
標準普爾公司在周三(1月6日)早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該公司于2015年底就全球的131個國家的評級中,有25個國家的信用前景為“負面”,僅有8個國家的信用前景“正面”。負面評級意味著,標注普爾公司對該國家的未來信用展望下調,從而表明該國家未來與投資相關的風險水平增加。
標準普爾主權評級機構的評級總監MoritzKraemer在報告中表示,持平以及正面評級減去負面評級的數量已經從2015年4月的7年高位-4下降至-17。
Kraemer表示,這是自2008年以來,每六個月一次的展望中最為“消極”的一次。
標準普爾公司表示,進一步深入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球主權評級下調數量將超過升級的數量,并且主權信用降級在2016年將較去年加速。
標準普爾公司的報告顯示,自2008年以來負面預期超過正面預期,但是自2013年直倒周三公布的新數據之間該情況一直呈上升趨勢。標準普爾公司還強調,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平均長期信用等級下降了一個等級,F在的平均信用評級為“BBB-”和“BBB”,相比之下,略低于2008年的“BBB+”。
這仍然處于投機級以及評級為“BB”級的垃圾債券甚至更低評級的級別之上;相比之下這些低評級的與投資級的相比有一個更高的違約風險,但是由于風險補償所帶來的收益率的增加會給“投機者”以更高的收益補償。
標準普爾公司周三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除了亞太地區以外,全球所有地區的平衡前景已經惡化,其中惡化最為明顯的是中東地區、獨立國家聯合體(CIS)以及非洲。標注普爾公司在新聞發布會上補充道,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和歐洲一樣,在2015年處于“溫和”惡化中。
MintPartners公司資深固定收益經紀人BillBlain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歐洲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的持續,很可能使得歐洲地區的主權評級在2016年保持“強勁”。然而Blain同時指出,在中東和非洲國家主權評級存在“明顯壓力”。
Blain敦促投資者當他們關注非洲債券發行時,必須清醒的意識到那里究竟發生了什么。Blain還提到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危機”對該地區將來主權以及投資所帶來的明顯挑戰。
(關鍵字:金融 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