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需不振實體企業日子難過,然而,去年巨虧12.57億元的深康佳,出人意料地實現了業績逆襲。深康佳A近日發布業績預告稱,2016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萬元到2000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近3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康佳業績為啥出現“逆轉”?公告稱,期內彩電業務盈利能力改善,公司積極整合資源,重點突出業務體系的生產協同和統籌供應能力,并積極調整產品布局和營銷策略,最終使得彩電業務銷售結構改善、庫存周轉速度加快,增強了盈利能力。
人事動蕩后恢復正常運轉
記者調查發現,深康佳A能夠成功“逆轉”,遠不是公告所說的那樣輕描淡寫,與該公司目前的人事恢復正常運轉關系巨大。康佳一直以穩健運營而著稱,無論是團隊,還是針對市場需求的產品規劃和供應結構,很少出現大的偏差和業績波動。而去年深康佳A出現高達12.57億元的巨虧,分析師認為,最大的誘因是部分中小股東逆襲給康佳業績帶來的“創傷”所致。
去年,康佳公司經歷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人事動蕩。去年5月28日深康佳2014年度股東大會上,誕生了中國證券史上第一宗中小股東實現“逆襲”、入主董事會的案例。中小股東提名的董事一舉拿下4席,而大股東華僑城集團所擁有的董事局席位,則從原來的7席退為3席。然而,僅僅時隔20天,深康佳A發布“第八屆董事局第二次會議決議公告”,中小股東提名獨立董事張民匆匆卸任董事局主席,原總裁劉鳳喜當選董事局主席(劉鳳喜系公司大股東華僑城集團提名)。同時,公司聘任劉丹為康佳集團總裁,聘任小股東代表宋振華、林洪藩為康佳集團副總裁。隨后,康佳經歷了空前的離職潮,離職率為之前的數倍。
近半年的時間內,康佳中高層進行了“清洗”,導致半數業務骨干人心浮動,無心于業務經營。在產品結構優化和緊跟市場節奏上,在大半年的時間里,幾乎是停滯狀態。但康佳本身的運轉體系并未被破壞,中小股東亂局僅僅持續到去年年底,高層震蕩風波落幕后,去年9月11日,以康佳老將劉鳳喜為核心的管理層回歸,讓康佳在日常經營上恢復了正常節奏。
去年第四季度,康佳一直在持續重建團隊架構,并恢復產品規劃、市場和穩定渠道,業務運營也進入了正軌,這種亂象反映在財報上,集中表現在了去年第四季度期內。但進入2016年一季度,康佳團隊穩定后的快速出擊,在業績上也充分體現了出來。今年1月,康佳電視通過產品調結構、縣鄉市場深挖,銷量實現高增長,零售額突破14億元,銷量70萬臺,環比增長44%。
互聯網業務運營出現轉機
康佳半年業績預盈公告中提及,康佳公司智能電視業務運營收入有所增加,報告期內,通過提供專業化的優質互聯網內容服務,為公司貢獻了一定的運營收益。據悉,這是康佳公司首次在公告中,單獨用濃墨重彩的篇幅來為互聯網電視業務“背書”。
記者從康佳內部獲悉,2016年是康佳在互聯網業務方面大動作頻繁的一年,業務收入模式上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在廣告收入變現上,通過與海信、創維組成聯盟,統一對接廣告主,在開機、屏保、待機廣告的變現上實現了突破。而在視頻專區板塊,康佳采取了“聯合運營”的方式,與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形成戰略合作,從中分得一杯羹。
同時,康佳在尋找新的業務收入模式,實現短期用戶、流量和平臺的商業兌現。康佳互聯網事業部在2016年上半年成立了四大系統,內部平臺和體系建設已初具雛形,涵蓋了用戶系統、廣告系統、大數據挖掘系統、支付結算系統,組成了一個閉環體系。
深康佳A上半年扭虧所賺到的500萬~2000萬元的利潤中,大部分來自于互聯網內容和用戶運營所帶來的“輸血”。從歷史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也創造了康佳歷史上內容運營收入的最高紀錄。
資本動作開啟想象空間
目前,康佳在資本市場上開始有了新姿態。4月12日,康佳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30億元,3億元用于智能電視等項目的開發、運營,7億元用在品牌和渠道建設上。這一舉措讓康佳在未來戰略轉型和業務創新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對團隊、渠道起到明顯提振信心的作用,進而反饋到市場一線的出貨量上。
(關鍵字: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