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周期性行業,半導體行業自22Q2算起,至今已經歷了5個季度的下行周期。要知道,一個完整的半導體周期的持續長度為平均40個月左右。換言之,半導體行業此輪下行周期時長快要達到歷史平均水平。
在絕大部分人看來,半導體周期反轉幾乎是一個確定性機會。不久前,儲存價格率先出現上漲。《韓國經濟日報》報道稱,三星近期已與小米、OPPO、谷歌簽署了內存芯片供應協議,DARM和NAND閃存芯片價格較現有合同價上調10%-20%。不僅如此,三星電子還預計,從23Q4起存儲芯片市場或將供不應求。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存儲的漲價?半導體周期又是否迎來了反轉?
存儲率先漲價
在三星的帶動下,鎧俠、SK海力士等上游NAND Flash原廠開始拉高晶圓合約價。根據TrendForce報告,NAND Flash Wafer合約價已在8月反彈,且隨著減產幅度擴大,客戶備貨力度有望回升,有效支撐9月NAND Flash晶圓合約價續漲。該機構預計,預計Q4 NAND Flash均價有望因此持平或小幅上漲,環比漲幅約0~5%。
除了NAND Flash外,得益于LPDDR5X等智能手機相關存儲新品的帶動,DRAM芯片價格也開始逐步上漲。
與此同時,8月臺灣存儲廠商的數據,也印證了行業的回暖。從多家中國臺灣存儲器廠商公布的 8 月營收報告來看,市場回暖跡象明顯,威剛8月營收合計 29.71億新臺幣,環比+30.4%,創近11個月單月營收新高,其中DRAM模組營收環比增長 5成左右。群聯電子8月營收合計39.9億新臺幣,環比+18%,其中SSD模組出貨量已開始逐步回溫,PCle SSD模組同比+60%左右。
回顧過去,從09年至今,存儲行業大致經歷了四輪周期,上行期與下行期均約兩年:
2009-2012年,08年金融危機帶來供給端收縮,隨后在蘋果手機的帶動下,迎來第一波智能手機出貨高峰,并帶動存儲行業上行,廠商開始擴產,直至2011年供大于求,價格暴跌。
2013-2016年,在移動互聯網的帶動下,4G帶來的換機潮,在提升需求的同時,也讓手機的單機存儲容量大幅增加,14年開始三大廠商大幅 擴產后逐步開始下行。
2017-2020年,在云廠商的帶動下,疊加比特幣市場的繁榮,直接帶動了存儲市場 的需求。18 年末存儲大廠產能開始落地,同時需求逐漸疲軟,價格開始下行。
最近一次就是2021年開始的下行周期,從2021年末到現在已經持續了7個下行期。其中,DRAM從本輪高點21年6月至23年8月累計跌幅為69%~83%;NAND Flash本輪高點21年8月至23年6月累計跌幅為47%~69%。
種種跡象顯示,存儲或許已經到了底部。
供需缺口驅動行業上行
與其他周期性行業一樣,存儲周期的起落同樣源于供給和需求端的變化。簡單來說,隨著下行期供給端不斷縮量,需求端復蘇后產生供需缺口,存儲行業開始進入上行周期。
當下的存儲行業也在發生類似的變化。從供給端看,主要廠商稼動率與資本開支縮減明顯。
Trendforce 數據,三星、美光、SK 海力士在2023年二季度的稼動率從22年的接近滿載分別下滑至 77%、74%、82%。在資本開支方面,從行業整體資本看,據Bloomberg數據,行業資本開支水平增速已經從高位開始下降,1Q23資本開支同比增速已降至5%。
與此同時,各家廠商也在不同程度地減產。據了解,三星近日為應對需求持續減弱,宣布9月起擴大減產幅度至50%,減產仍集中在128層以下制程為主。另據Omdia預計,2024年下半年三星DRAM月產量將保持在60萬片,較目前水平進一步減少。
同樣減產的還有美光和海力士。其中,據美光于FY3Q23的說法,其DRAM與NAND bit產量23年將減少30%;海力士也在3Q22季度法說會上表示,2023 年資本開支將下降 50%以上,于23年4月表示無錫工廠產量將減少30%。
在供給端不斷收縮的同時,需求端正在迎來一系列積極的變化。一方面,手機庫存去化逐漸成效。根據小米在二季度電話會議的說法,小米自身的庫存,以及渠道的庫存都完全消化完畢了。今年8月,聯想集團楊元慶表示,個人電腦渠道庫存消化已經接近尾聲。
另一方面,為滿足用戶的高像素拍攝需求,需要配置更大的儲存容量,這為智能手機NAND平均搭載量提升帶來了基本動能。具體來看,iPhone產品組合全線往更高容量靠攏,Android高端機種也跟進將512GB做為標配,中低端手機儲存空間也隨硬件規格的升級而提高,因此單機容量仍存在增長空間。據 TrendForce 預估,2023 年智能手機 NAND 單機搭載容量年成長仍能維持 22.1%的高水位。
更重要的是,隨著AI技術的崛起,AI 服務器的需求有望大量增加。根據 TrendForce 調查數據,現階段普通服務器DRAM(不含 HBM)平均容量約為500~600GB,而AI服務器平均容量可達1.2~1.7TB,所需DRAM容量遠高于普通服務器。據TrendForce數據,目前AI服務器成長需求較為強勁,預估2023年AI服務器出貨量近120萬臺,年增率近38%,AI服務器的大幅增長有望帶來價值增量。
長遠來看,隨著供給端的持續縮減,以及需求端的復蘇,存儲行業有望迎來向上周期。
(關鍵字:半導體)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