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銅不斷完善激勵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激活企業創新要素,推動了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2016年公司共獲41項國家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占13項。
我國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發明專利所需的創造性勞動最多,審查也最為嚴格,授權率極低。2016年,公司全年獲授權專利41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公司13項專利絕大部分落戶德銅和貴冶,其中,貴冶獲得8項,德銅獲得4項。
貴冶在“對標世界一流”的過程中,實施了眾多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新措施和新工藝。開展對標工作四年來,貴冶以銅金銀冶煉回收率、閃速爐作業率、噸銅冶煉綜合能耗為核心的指標體系領先世界,一些新方法、新措施和新工藝,經過提煉、總結,作為原創性、發明性技術創新成果得到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定與認可。
貴冶將科技創新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優化完善科技創新激勵制度,大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培育科技創新人才,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提升科技創新水平,重獎科技創新成果,使具有原創價值的發明專利成為個人和單位業績考核評價的“重大加分項”。該廠樹立創新導向,優化創新條件,營造創新氛圍,使得想創新、敢創新的人有機會、有舞臺,能創新、會創新的人受尊重、受重視。
科技創新也是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的技術保障。近年來,德銅攻克了一批生產技術難關,掌握一批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關鍵技術,形成一批重要的知識產權,取得一批高等級科研獎項。2006年以來,德銅獲得授權專利487項,發明專利13項。其中,《一種鉬焙砂處理工藝》《一種露天金屬礦山爆破預裝炸藥配方與制作工藝》等發明創造,半自磨先控軟件、實業公司的PE管和其他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等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為該礦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為提高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潛力,德銅創建國家實驗室、創新工作室、職工技能訓練中心等,成立相關行業協會,邀請各行業專家授課,組織各類技能比武。去年,該礦下發《德興銅礦創新創效獎管理辦法(試行)和《德興銅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試行)》等五個文件,從創新獎管理、科技進步獎、全員創效等方面首次制定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辦法。此外,德銅成功舉辦了第十四個“江銅集團科技節”和第二十四個“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廣開思路,通過不同形式的群眾性科技活動,在全礦掀起了“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潮。
鏈接:2016年13項國家授權發明專利
1一種復雜物料中回收碲、鉍、銻、銅的方法
2一種銅滑動軸承研磨棒及其制造工藝
3一種軸類零件雙輪對稱珩磨裝置及其珩磨工藝
4一種熱處理無氧化保護涂料及涂覆方法
5一種利用雙電層電學特性檢測水體內結垢速度的方法
6一種鉑鈀精礦焙燒裝置
7一種從污酸廢水中沉淀分離砷的方法
8一種實現PS轉爐自動送停風操作的方法
9一種給礦機礦倉基板和襯板更換方法
10一種從含錫碲鉍溶液中分離元素的方法
11一種從低濃度含碲液中回收碲的方法
12一種從銅陽極泥分銀渣制備錫酸鈉的方法
13 一種膠結充填體頂板裂隙狀態無損探測方法
(關鍵字:江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