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能量巨大、安全無污染,是人類的理想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利用太陽能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詳述如下。
盡管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高達普通煤電成本的68倍,但近10年來仍以25%40%的年增長率高速發展。這是因為世界正處在常規化石燃料能源開采和使用篼峰到來的前夜,人類能源結構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中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資源開發利用的潛力非常廣闊。中國地處北半球,南北距離和東西距離都在5000公里以上。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日輻射量在每平方米4 千瓦時以上,西藏日輻射量最高達每平米7千瓦時。年日照時數大于2000小時。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與美國相近,比歐洲、日本優越得多,因而有巨大的開發潛能。
我國光伏應用市場起步較晚,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在應用環節還存在較大差距。2013年以前,受限于國內光伏應用市場規模較小,國內絕大多數的光伏產品都依靠出口,國外的經濟形勢變化、行業政策調整、我國進出口政策改變以及外匯市場波動等因素都會給國內光伏制造企業乃至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培育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將成為緩解過度依賴海外光伏市場需求、降低行業整體運營風險、增強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的關鍵。
近年來,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環保壓力增大,在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問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經歷了2012年歐美的貿易保護對我國光伏產業的重挫之后,我國光伏行業正逐漸回歸理性,重塑供需關系、市場格局趨近平衡。隨著環境保護理念的深入和化石燃料價格的波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光伏行業發展。2012年7月,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 年光伏裝機容量達21GW以上,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達50GW。2013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光伏產業下游應用領域的相關政策,我國光伏產業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1.3GW,較2012年增長126%,躍居全球首位。
(關鍵字:太陽能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