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小金屬> 每日聚焦

湖南有色金屬地勘單位之憂

2014-6-9 14:18:03來源:中國礦業報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地勘投入的減少 受世界經濟下行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影響,當前整個礦業經濟形勢并不景氣。湖南省的地勘單位已經感受到了宏觀經濟對地勘行業的影響:社會資本進入到找礦領域已經明顯下降,現在有些礦業權轉讓都成了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勘單位地質找礦的積極性。
  • 關鍵字:
  • 有色金屬 找礦 地勘

“有的地質隊就如同一輛上世紀50年代的老解放牌汽車,滿載歷史的包袱和傳承艱難行進。”記者在湖南省調研采訪時,一位老地質隊員對記者如是說。
  這些年來,地勘單位過了幾年好日子,一些老職工欣喜地說:“地質工作的‘春天’來了。”但如同退潮后的裸泳,在目前礦業經濟又陷入持續低迷的狀態下,地勘單位的前行步伐又開始顯得沉重,顯得步履維艱。
  而擺在地勘單位面前的還不只是“歷史包袱重”這么簡單。地勘投入的減少、境外找礦的迷茫、企業化改革的呼聲一直縈繞在地勘單位的周圍,也給他們帶來了諸多的迷惘與困惑。
  地勘投入的減少
  受世界經濟下行和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的雙重影響,當前整個礦業經濟形勢并不景氣。湖南省的地勘單位已經感受到了宏觀經濟對地勘行業的影響:社會資本進入到找礦領域已經明顯下降,現在有些礦業權轉讓都成了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勘單位地質找礦的積極性。
  不只是商業性勘查項目劇減,國家投資的項目也在縮減。一位地勘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對地質工作最直接的影響是,前幾年,國家加強地質工作,各種投入很多,地勘項目應接不暇,很少有地勘隊員待在家里的情況,但現在,由于項目急劇減少,已有一部分人無事可做,只好待在家里。”
  事實上,湖南作為“有色金屬之鄉”和“非有色金屬之鄉”,有著千億的礦業產業和近百萬的產業大軍。
  據5月底在長沙召開的湖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進會透露,自2011年開展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以來, 湖南省投入地質勘查資金31.1億元,圓滿完成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一階段(2011年~2013年)3年工作任務。
  但就地勘投入而言,目前,每年4億多元的省級財政投入顯然無法支撐這個巨大的產業,但即便是這4億元的投入,也是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近年來努力爭取的結果。據湖南省地礦局副局長王偉華回憶,這是投入最大的時候。
  相比較而言,內蒙古、新疆、河南等北方的一些礦業大省對于礦業的投入很大。國土資源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內蒙古省級財政對于地勘的投入已超過10億元。
  在湖南省國土資源廳的一次內部經濟形勢分析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省地勘投入的萎縮已成既定事實,主要是社會投入的資金大量減少導致的總體地勘投入銳減。這不禁讓人擔憂:找礦突破3年的目標完成了,5年怎么辦?8年的目標怎么實現?

境外找礦的迷茫
  “境外找礦項目現在已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湖南省地礦局科技處一位負責“走出去”的同志說。
  2010年以來,湖南共爭取國外專項項目82 個,涉及20個國家的20種礦種,獲得國家補助資金3.68億元。
  2012年12月,湖南省地礦局局長葉愛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曾表示,“目前,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已在10個目標國合作勘查了27個境外風險找礦項目,項目總費用達2.1億余元。其中,獲批國家風險勘查補助金9591萬元,自籌資金11425萬元。”
  初嘗了境外找礦項目甜頭的地勘單位甚至總結:地質隊的地質找礦“三大寶”已由過去的羅盤、放大鏡、地質錘過渡到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勘探,現在終于到了技術、管理和資本(即大致接近現代地質)的階段。
  然而,自2010年連續實施3年境外找礦項目之后,中央地勘基金停止了境外項目的申報。伴隨而來的是地勘單位對境外找礦項目的迷茫。
  2013年,申報突然停止了,但是在2013年之前,很多單位自己響應國家的“走出去”戰略,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已在國外取得和參與了一些礦權,一些境外找礦項目做完預查之后就面臨資金問題。但彼時突然失去了中央地勘基金的支持與引導,地質隊本身又缺少資本,這些項目面臨著“斷炊”的殘酷現實。
  “項目實施越到后面資金需求就越大。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兩年不做勘查,就縮減面積的1/4。國外一些國家也一樣。不管是以前國家資助的項目,還是風勘資金資助的項目,都面臨著爛尾的風險。”一家地勘單位負責境外找礦項目的負責人說。
  “目前,地質隊有1.5個優勢:一是技術優勢;二是國內的管理優勢。但還缺少國外的半個管理優勢和資本。如果沒有國家的引導,地質隊就會進入迷茫期。”上述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地勘單位改革向何處去
  著名地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毓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對于許多還未進行改革的國有地勘單位來說,他們并未擺脫“打工者”的角色,“地勘單位用國家的錢找礦,取得的找礦成果和地勘單位沒有直接的關系,不能共享其成果。如此以來,怎能調動他們的找礦積極性呢?”
  “國有地勘單位改革已迫在眉睫。” 國土資源部咨詢研究中心特邀專家王希凱則認為,“對大多數地勘單位來說,企業化是必由之路,沒有其他選擇”。
  道理雖然這么說,但地勘單位的實際情況卻并非一些專家、學者們想像得那么簡單。首當其沖的就是包袱重、產業單一、家底薄的問題。
  據統計,湖南省的地勘單位均面臨退休人員比重過大的問題。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的退休人員和在職人員已經達到了1∶1的比例。有的單位退休人員的比例甚至遠遠高于在職人員的。而這些退休人員大多是為共和國的地質找礦事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功臣。
  除此之外,還有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湖南省的地勘單位大多數以地質勘查為主,小部分的涉足了工程勘察、房屋建筑基礎勘察、巖石施工等衍生產業,還有部分涉及了礦業開采。但就湖南而言,地勘單位基本上沒有或很少擁有礦權,即使有礦權,要進行開采也面臨很多難題。
  據湖南省一位地質專家估算,湖南省地勘單位的人均資本不到2萬元,而這樣的資本實力是無法適應礦業權市場對于資本的巨大需求的。
  目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推進,從一些省份地勘單位改革的實踐情況來看,情況并不樂觀。
  一些熟悉地勘行業的專家提出,地勘單位的改革不能一刀切,不能照搬內蒙古、新疆等礦業大省的做法。相對于這些省份每個地勘單位都擁有不少優質礦權,并且早已在探索探采一體化路子,像湖南這樣的內地省份,大多數地勘單位根本沒有配置礦權,主要靠“打工”為生。
  陳毓川認為,國家應當給予地勘單位更加寬松的政策,鼓勵地勘單位實現企業化發展。“國有地勘單位找到礦以后,國家應當把礦權留給他們,讓這些單位以此為資本,實行勘探開發一體化,走企業化發展道路。”他說。
  陳毓川的觀點得到了湖南省地質專家的贊同。湖南省地礦局一位領導認為,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首先需要解決“錢從哪來、人到哪去”的問題。而地勘單位企業化則需要經歷3個階段:首先是充分發育的地勘市場,包括礦產風險勘查市場;其次是地勘單位的產業化;最后才是地勘單位的企業化。“而目前連充分的市場化都尚未完成。”他說。
  上述領導認為,地勘單位改革首先要深入調查研究、征求地勘單位的意見、搞好布局、搞好頂層設計。
  最近聽聞,作為行使行業管理職能的國土資源部的主要領導對于地勘單位改革的意見是,改革應因地制宜,要以促進發展、增強實力、改善與提高民生為目的,不搞一刀切。這無疑是一個科學的態度,也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
 

(關鍵字:有色金屬 找礦 地勘)

(責任編輯:00955)
每日聚焦
市場動態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