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基本金屬> 市場動態> 國內動態>

電解鋁兩年凈增產能一千多萬噸 業內稱應把住投產關

2016-12-23 8:52:15來源:澎湃新聞作者:
  • 導讀:
  • 1992年,距離中國確立在有色金屬中“優先發展鋁”發展戰略的第10個年頭,中國電解鋁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大關。在接下來的10年里,中國電解鋁產量繼續飆升,并在2001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電解鋁第一生產大國。
  • 關鍵字:
  • 電解鋁 產能

1992年,距離中國確立在有色金屬中“優先發展鋁”發展戰略的第10個年頭,中國電解鋁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大關。在接下來的10年里,中國電解鋁產量繼續飆升,并在2001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電解鋁第一生產大國。

自此,電解鋁從優先發展對象轉為國家宏觀調控的對象。不過,就中國目前的產業狀況而言,產能過剩行業從傳統領域延伸至新興領域,幾乎已成通病。2016年作為供給側改革元年,面臨“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其中,去產能位列五大任務之首。

不過,對外界而言,目前更為關注煤炭、鋼鐵領域的去產能。實際上,也就在今年,同樣處于產能過剩泥淖的電解鋁又悄然擴大了產能。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2016年11月底,中國電解鋁建成產能為4356.3萬噸。而截至去年年底,建成產能數據為3838.5萬噸。也就是說,鋁業低迷之際,不到1年時間,中國電解鋁產能卻擴張了近13.5%。

供給側改革仍將繼續,去產能也仍是重中之重。12月16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成為明年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去產能再次位列五大任務之首。隨著供給側改革在2017年的繼續深化,電解鋁行業或許會繼煤炭、鋼鐵成為下一個去產能焦點。

12月22日,澎湃新聞收到一名電解鋁業內人士投稿,其對電解鋁行業產能越調控越嚴重的原因給出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并非調控政策有錯,而是調控的政策難以執行、無人執行,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同時,該人士認為,產能置換政策是遏制產能過剩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最有效的一道防線,應把住最后一道關,也就是“投產關”。

以下為上述鋁行業人士投稿全文,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

去產能有妙方,看你敢不敢用 !

從2002年起,國家就開始對電解鋁行業進行宏觀調控。可是效果很不理想,產能越調越膨脹,過剩越控越嚴重。特別是從2015年至2016年,全國電解鋁產能從3000多萬噸猛增至4000多萬噸,兩年凈增產能1000多萬噸,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既震撼又恐怖的增長速度,而且是在《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實施后發生的,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我認為,不是調控的政策錯了,而是調控的政策難以執行、無人執行,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首先是調控政策難以執行。客觀上的執行難是,電解鋁投資體量大,動輒幾十億、上百億元,對一個縣域市域經濟而言,拉動作用十分顯著;以電解鋁為核心,很容易向上下游延伸快速形成產業集群,產生數倍于電解鋁的更大增長動力,這也是為什么電解鋁投資人比其他投資人更受歡迎的原因所在。人為因素的執行難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你不就是調控電解鋁嗎?我只需把項目的名稱改一下,不叫電解鋁不就行了嗎?因此,化工、環保、節能、新材料,這些掛羊頭賣狗肉的電解鋁項目就這樣輕易地避開了政策的調控,你根本就無法查它。

再說說調控政策無人執行。我前面講過,產能越調控越膨脹現象的出現,不是調控政策本身錯了,而是政策的執行出了問題。比如產能置換政策就是一個特別有效的總量調控政策,可惜沒有執行下去。2015年4月,工信部出臺了《關于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如果這個政策真正能夠執行,那么沒有產能指標,你就是建好了也無法啟動運行,產能的總量就控制住了。政策是用來執行的,制定了政策而不去執行,再好的政策也等于零。

我認為,產能置換政策是遏制產能過剩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最有效的一道防線。投資人有錢就會任性,一任性就會藐視政策,追逐利潤上項目,也得到了一些地方政府默許甚至支持,相關部門一時管不了你,但可以把住最后一道關——投產關,你要啟動投產,對不起,必須要有產能指標或置換指標,沒指標,不準啟動!也不用同情他的損失!

因此,我的意見是:堅決執行過剩行業產能置換政策,牢牢守住最后這道關。

(關鍵字:電解鋁 產能)

(責任編輯:00495)
行情快報
行情匯總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830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