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23日在第十屆中國期貨分析師論壇上談到中國經濟形勢時表示,中國經濟短期已經企穩回升,但還不夠穩定,中長期看,經濟增速會繼續放緩。
“按照我們研究中心課題組的數據,去年11月,先行指標已經反彈到100.2,這是2013年年中以來首次突破100,所以中國經濟短期已經見底,但是長期遠沒有見底。”盧中原表示。
在盧中原看來,今年經濟增速會繼續放慢,主要原因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把真實的數字反映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國內經濟增長速度不可能高起來。“像東北某些省,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和財政增長速度一擠水分都變成負增長了,現在中國經濟全年增速仍然要在消化這些虛假的泡沫,要擠出這些水分,所以全年經濟增長速度會放慢。”
而從國際形勢看,盧中原認為,今年外部環境確實不佳,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在增長。“歐盟、日本經濟增速非常低,美國去年好不容易加息,讓大家覺得美國經濟在看漲,今年3月份又說可能停止加息。美國經濟增長的不景氣導致國際環境發生新一輪變化,匯率也會發生新的動態。”
此外,盧中原說,大宗商品價格十幾年上漲通道結束,今年低成本、低價格的出口優勢已經被抵消,整個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非常低,這對國內經濟發展非常不利。
在盧中原看來,國內供給鏈的兩大因素——勞動力、資本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而我們的需求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放慢才怪呢。”盧中原說,再加上幾十年的高增長帶來的資源環境的高消耗、綜合成本的高上升、利潤空間的高擠壓等,中國經濟增速放慢是正常的。
通過效益提升能否把經濟拖起來?盧中原對此持否定態度,他認為效率提升需要時間,結構調整、體制改革等不是當天就能見效。“通過推進技術變革、產業技術調整和體制改革,使企業內部的管理加以改進,盡快提升勞動者素質,這些方面都有很大作用,但是快變量比較少,慢變量比較多。”
盧中原預計今年經濟增速在6.5%左右。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在提高,主要表現在就業增長、物價穩定、收支平衡、進出口貿易回穩向好、居民收入增長、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遏制、單位GDP能耗下降3.6%以上。
對于今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盧中原認為,政府會加大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松緊適度,基調都沒有變。
(關鍵字:國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