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中旬,開展了“斬污除患”雷霆執法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向污染水環境的違法行為宣戰。4個月全市共立案查處 526起,行政拘留167人,刑事拘留123人,逮捕22人,有效遏制了水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實施“飛行執法”嚴打違法排污,1小時到現場直接查處。這種首創治污“一小時飛行執法”,被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我們這個新制度是今年2月底制定,3月份開始實施的,是臺州摸索和試行的新政,在浙江尚屬首創。就是當天接到的舉報當天行動,在1小時內趕到現場。” 臺州市五水共治辦公室執法指導處處長秦浙新說。
聯合“飛行執法”隊在實地檢查時,發現溫嶺金世紀水產有限公司涉嫌生產廢水直排河道,將該案移交當地相關部門,由溫嶺市立案并作出48萬元重罰,且對涉案公司采取停電停產措施。目前,共“飛行執法”38次,水環境違法行為立案22起。
為了提高治水效率,天臺縣在全市率先組建了一支“治水聯合執法大隊”。公安、環保、水利、工商、行政執法等部門抽調若干名專職人員集中辦公,舉報電話24小時開通,做到5分鐘出警,現場查處時做到詢問筆錄、現場取證、人員置留等一步到位,實現“一站式”執法。天臺治水聯合執法大隊正式集中辦公才10天,就拘留了6名污染河水的當事人,罰款58萬元。在全市推廣天臺經驗,研究破解了水環境違法執法難的問題。
“五個一律”,被譽為臺州治污的鐵律,體現了治污“一竿子到底”的決心。“五個一律”,即對沒有達到納管排放標準排入污水處理廠的單位,一律限期整治;對沒有達標、直接排放的單位,一律停產整治;對沒有污水處理設施、也沒有接入排污管網的單位,一律依法關停;對違法排污、嚴重超標排放的單位,一律按最高限額進行處罰;對構成犯罪的單位,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接到群眾舉報,路橋區八塘村二區電鍍作坊污水直排入河,路橋環保局會同公安部門直赴現場進行查處,通過檢測發現污染排放超標準3倍以上。目前,該電鍍作坊的兩個負責人已被公安部門刑事拘留。
椒江區三甲街道八條河電鍍加工點被查,經檢測,屬“嚴重污染環境”,已構成刑事犯罪,公安機關通過網上通緝,將犯罪嫌疑人在廈門抓獲。
玉環縣坎門街道雙龍村電鍍廠在執法檢查時被發現存在違法行為,縣公安機關進行立案偵查,犯罪嫌疑人迫于壓力到公安機關自首。
同時,大力推進重污染行業整治提升,全市106家電鍍企業,已關停38家,整治提升68家。全市21家鉛酸蓄電池企業已全部關停到位。全市1198家熔煉企業,已關停近600家,其余實施搬遷或整治提升。全市已取締非法電鍍企業166家,取締非法熔煉企業1500多家,取締非法拆解戶1100多戶。完成造紙、印染、制革企業落后產能淘汰關停工作,關停淘汰廢紙造紙企業31家,制革企業4家、印染企業8家。對于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2013年因環境污染問題行政拘留188人、刑事拘留28人。
(關鍵字:鉛酸 污染 鉛酸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