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報訊 在全市上下全力抓好“4·20”蘆山強烈地震受災群眾過渡安置、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昨(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副指揮長陳越良,前往石棉縣調研該縣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雙勝利”推進情況。
“4·20”蘆山強烈地震后,石棉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大考”,如何實現災后經濟止滑提速,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考驗著市、縣兩級的執政能力。
陳越良先來到老鷹巖梯級電站建設現場,調研項目開發進展情況。
老鷹巖電站位于石棉縣城附近2公里處的大渡河中游,為《大渡河干流水電規劃調整報告》推薦的22級梯級開發方案中的第16個梯級電站,也是大渡河干流在我市境內的最后一個未開發電源點。該電站初擬裝機容量64萬千瓦,總投資40億元。電站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新增發電量23.4億千瓦時,使雅安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目前,該電站已經完成三級開發方式論證,待國家發改委批復后啟動建設。
“企業受地震影響有多大?生產恢復情況如何?”陳越良十分關心石棉工業園區震后發展情況。
石棉工業園區于2006年開始建設,園區規劃為“一園兩區”,空間布局為“一心四組團”,總面積13.74平方公里,核心區平均海拔近2000米。2012年11月被省發改委命名為四川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12月被省政府正式批準為冶金、磷化工、新材料為主導產業的省級工業園區。目前,園區內所有企業全部實現恢復生產。
當得知園區正在遵循“低碳、循環、生態、高效”的要求,圍繞建設“中國碲谷”優化提升產業布局,陳越良稱贊園區發展體現了節能環保和低碳經濟的發展方向,并囑咐園區負責人搶抓災后恢復重建機遇,繼續加強技術創新,加大科研投入,以技術優勢強化市場優勢。
下午,陳越良聽取了石棉縣主要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對該縣在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雙勝利”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陳越良指出,“4·20”蘆山強烈地震后,石棉縣委、縣政府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在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促進、雙勝利”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危機正是跨越發展的契機,在恢復重建中,石棉縣要增強工作的前瞻性,更加重視對上的工作銜接和政策爭取,在做大做強本土企業的同時,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在恢復重建和發展過程中,要始終突出民生為本,推進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更多的發展成果。對次生災害要嚴防死守,強化責任,加強督查,確保萬無一失。在經濟發展中,要摸清石棉的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做好“三產”的生產恢復,思考如何長遠發展實現產業升級換代;按照省委的要求,夯實底部基礎,完成市委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標。
據悉,2013年,石棉縣有25個項目被列為省、市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37.2億元,同比增長4.9%。1—5月,全縣重大項目共完成投資15.9億元,占全年投資計劃的42.7%。
(關鍵字:確保 重建 經濟 磷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