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投產。新建的86座光伏發電站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落戶”,萬余塊太陽能光伏板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抽水灌溉,為綿延436公里的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提供更加“綠色”的水源,實現公路全線零碳排放。塔里木沙漠公路成為我國首條零碳沙漠公路。
從人跡罕至漫天黃沙,到一座座現代化油氣場站崛起;從沙漠公路的全線貫通,到生態防護林的綠意蔥蘢;從柴油發電抽水灌溉,到用陽光“綠染”大漠……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塔里木油田走出了一條科學治理沙漠的新路徑,走出了一條生態環境改善和油氣勘探開發相得益彰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挺進“死亡之海”
亙古沙漠變“通途”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這里要加一個‘沙’字。”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強調。這一年的兩會,“沙”字與“山水林田湖草”一起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對于塔里木石油人來說,“沙”一點也不陌生。1989年塔里木石油會戰伊始,來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積極響應我國陸上石油工業“穩定東部、發展西部”的戰略部署,會師南疆、艱苦創業,向塔克拉瑪干沙漠挺進,開啟了“尋找大場面、建設大油氣田”的追夢征程。
喜訊很快傳來,塔里木油田部署在沙漠腹地的第一口重大油氣發現井——塔中1井噴出了高產油氣流,展現出巨大資源潛力。然而,沙漠腹地油氣勘探要想大范圍展開,首先要降伏沙漠這只“攔路虎”,修建一條通往沙漠腹地的道路。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為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因其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被當地人稱為“死亡之海”。
石油要快上,新疆要快富,關鍵在修路。面對沙漠長距離筑路無先例、沙害侵蝕破壞程度驚人、施工工藝和筑路材料等一系列世界級難題,塔里木油田聯合疆內外17個科研單位180多名專家,沒日沒夜地開展室內、現場試驗攻關。
歷經4年艱苦卓絕的拼搏奮斗,1995年,塔里木油田終于打通了盆地南北交通阻隔。全長566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全線通車,成為世界上貫穿流動性沙漠最長的等級公路,有力地促進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油氣勘探開發。
在沙漠中筑路難,護路更難。面對風沙對公路無情的侵襲,塔里木油田再次向沙漠宣戰,在沙漠公路沿線實施生態防護林工程。無數個寒暑昏曉的攻關育苗,終將436公里長的林帶栽種公路兩旁。沿林帶布設的109座水井房日夜抽水澆灌,讓2000多萬株抗旱耐堿的沙生植被深深扎下了根,牢牢縛住了“沙龍”,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成為人類治理沙漠的又一重大創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如今,塔里木沙漠公路可謂“光”彩奪目,在436公里生態防護林的夾護下,一條平坦的大道縱貫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商賈云集、車輛熙攘,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從沙漠腹地噴涌而出……古絲綢之路的繁榮璀璨又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綠色長城”縱貫南北
走出光伏治沙新路
經過17年的精心培育管護,4.7萬畝的防護林平均高度超過2米、成活率高達85%以上。沙拐棗、梭梭、紅柳等植被郁郁蔥蔥地挺立在沙漠公路兩側,百余種鳥類沿著這條“綠色通道”遷移棲息。野兔、沙鼠、沙狐等動物在此“安家落戶”,生態小環境逐步形成。
這些年,塔里木沙漠公路的“碳”變化,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塔里木盆地的生動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長廊”守護下的沙漠公路,抵御住了風沙的侵襲。也正是依托這條公路,塔里木油田的32個大中型油氣田如雨后春筍般在沙漠腹地及周緣迅速崛起。2021年,塔里木油田油氣年產量攀升至3182萬噸,一躍成為我國陸上第三大油氣田。
特別是近年來,塔里木油田在沙漠腹地深層找到70條富油氣斷裂帶,富滿10億噸級超深油氣區橫空出世,形成橫向百里連片、縱向千米含油的大場面,入選“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天然氣勘探實現全面突破,落實了克拉—克深、博孜—大北兩個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建成了我國最大超深油氣生產基地。
對塔里木石油人來說,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使命,保護生態環境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塔里木油田積極響應國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號召,在前期將沙漠公路沿線11口水源井接入網電、12口水源井試點建設光伏發電灌溉示范站的基礎上,今年完成剩余86口柴油機發電水源井光伏改造,較柴油發電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10噸。
這些人跡罕至的生態“負資產”,正成為“綠電”的“熱土”。86座光伏發電站總裝機規模為3540千瓦,年發電量362萬千瓦時,產生的電力可滿足生態防護林抽水灌溉植被所需。
據測算,生態防護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約2萬噸,負碳部分可中和過往車輛碳排放,為我國荒漠治理和沙漠公路運行維護提供了“塔里木方案”,走出了一條光伏治沙新路。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續寫絲綢古道傳奇
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上,習近平的視頻演講擲地有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
落實“雙碳”目標,塔里木油田腳步鏗鏘、知行合一,將安全綠色納入油田發展戰略,制定實施“12521”工作部署,明確“油田2025年實現碳達峰,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秉持“開發一個區塊,保護一片綠洲,撐起一片藍天”的理念,塔里木油田試點建設碳中和林示范區,累計在全探區造林綠化483平方公里,相當于6.7萬個足球場的面積。克拉、哈得等5座礦山納入國家“綠色礦山”名錄,輪南輕烴廠獲得“綠色工廠”稱號。
油田是能源生產大戶,也是能源消耗大戶。只發展不減碳不行,只減碳不發展也不行。塔里木油田以六大類清潔低碳生產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節能減排降耗,大力推進綠電、余熱、余壓等清潔能源替代。
從油氣勘探到開發建設,每個環節都植入了低碳基因。當前,鉆井工程網電替代和“鉆機氣化”已成為一種趨勢,二氧化碳驅油技術也在油氣開發中初露鋒芒,由末端治理轉變為源頭管控,“黑色”資源實現了“綠色”開發。
塔里木油田提升低碳和零碳能源比例,堅持新能源與油氣協同發展,積極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減排、清潔替代、CCUS、碳匯林、低碳5個示范區建設,全力在“死亡之海”建立多座綠色能源“特區”。
塔克拉瑪干的風沙曾經吞沒了絲綢古道上的一個又一個文明。而今,昔日“死亡之海”成為“希望綠洲”的夢想已照進現實。
生態文明與油氣能源一起發展。隨著一座座油氣田開發建設,一片片充滿生機的綠洲遍布荒漠,塔里木油田播撒的綠色希望,將一步步填補“生命禁區”的空白,把生機重新帶回到這片荒涼已久的大漠。
(關鍵字:全國 首條 零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