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周期性都有個輪回。特別是通脹經濟周期中的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更是體現這種周期震蕩性波動趨勢。鎢、鉬、釩作為特種合金的代表,在2008年攀到歷史的價格高位后,經過金融危機的震蕩,行業的整合,價格慢慢的回落到低谷。除去金融危機時期的泡沫,走過短暫的低谷后,在經歷兩年通脹上升氣的價格攀升后,又遭到歐債危機,雖然說歐債是后金融危機,但是對比之后,找到共性與個性,才能更好的把握變幻莫測的市場,做好準備隨時迎接新的契機。
金融危機前后鎢、鉬、釩的走勢(2008年6月-2009年6月)
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的破產為代表拉開了金融危機的序幕,此前,鎢精礦在8.5-8.6萬元/標噸;鉬精礦在4100-4150元/噸度,五氧化二釩在13萬元/噸。危機出來之后,價格大幅下跌,鎢精礦價格達到5.6萬元/標噸,鉬精礦在1450元/噸度,五氧化二釩在7.3萬元/噸。2009年初,價格出現明顯回升。此后的兩年來,鎢價一枝獨秀直創歷史新高,價格達到過15.8萬/標噸的歷史新價,而鉬、釩卻稍顯平淡,價格始終在低位震蕩,難攀08年的高價。
金融危機前后的市場:
2008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百年來的都更為猛烈,導致以鎢、釩,為主要產區的湖南,四川,貴州,江西等省,電力,交通受阻,工廠停產,價格上漲。雖然鎢、鉬、釩的價格從05年的歷史高位后不斷回調,但經過三年的調整價格仍在高位震蕩(鎢精礦的高價曾達到過9.7萬,鉬精礦的價格在4200元/噸度,五氧化二釩的價格在26萬元/噸)。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以鎢、鉬、釩為代表的出口企業,開始接不到出口訂單,甚至長協也出現了毀單的情況;鋼廠的招標采購開始無限期的后推;礦山企業在經歷了高價后的,對過低的價格開始恐慌,出現越著急拋貨越沒人買的境地;以此使得,鎢、鉬、釩的價格一路下滑,出現五年以來的最低價。
從圖一看出,08年6月到11月,釩的價格是最高的21萬,此后在8月達到了26萬的高價,而鎢的價格一直都比較平穩,始終在8-9萬之間波動,鉬的價格也4000元左右徘徊,但價格真正意義的下走,三個品種都是在11月(鎢、鉬、釩畢竟屬于小品種,對經濟的敏感度沒有像銅、鎳反映那么快)。金融危機爆發后,鎢、鉬、釩的價格出現大面積下滑,把本在回調中尋找契機的鎢、鉬、釩產品打回新的起點(鎢精礦價格達到5.6萬元/標噸,鉬精礦在1450元/噸度,五氧化二釩在7.3萬元/噸)。
歐債危機前后的市場:
金融危機的消化只維持了幾個月,10年以鎢、鉬、釩為代表的特種合金市場,想不斷刷新新的價格,但鉬、釩的影響面在鋼鐵行業,從金融危機之后,鋼鐵行業的起起落落,使得鉬、釩的價格始終在低位徘徊,價格并沒有大的起色,反觀鎢產品,由于終端用量在硬質合金領域,從10年后,鎢品一路高歌,刷新了05年13.5萬的鎢精礦高價格,在11年9月,價格達到了15.8萬的歷史“天價”。
從圖二看出,金融危機之后,鎢、鉬、釩價格在新的起點后,釩的價格波動不大,甚至在歐債發生后,釩的價格也沒有出現實質性的下走,鉬卻確實出現了明顯的下走,在歐債之前還有明顯的價格起漲,歐債之后平緩的下滑。而鎢卻特色突出,歐債前的波峰,歐債后的高價,確實獨樹一幟。
通過以上的兩個時期的走勢,我們來找到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時期鎢、鉬、釩共有的特性:
1. 危機發生前,都能明顯的看到價格的波動。無論是08年的高位震蕩,還是11年的價格起漲,都是發生在危機之前,此前的價格確實是一路向好。
2. 危機發生后,產量下降的同時,庫存也在消耗。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發生后,由于價格下滑幅度大,導致礦山企業減產,同時由于終端企業的訂單減少,對于以鎢、鉬、釩為原料的采購也出現銳減,在不斷消耗原有庫存。
3. 危機發生一段時間后,都使得價格出現階段性下滑。由于鎢、鉬、釩是屬于小金屬品種,宏觀的靈敏性不強,所以在發生危機之時不會第一時間反映出來。
4. 危機發生后,都使得出口市場受到遏制。由于兩次危機都發生在以歐美為主要經濟體的國家,而鎢、鉬、釩的出口集中度都在歐美,所以出口市場受到創擊。好在日韓的訂單影響不大。
當然,在這些共性中,畢竟是三個品種,終端的領域不同,肯定存在個性:
從鎢、鉬、釩的終端客戶來看,鉬、釩的終端在鋼鐵行業,在整體鋼鐵行業不景氣的環境下,鉬、釩很難重啟價格優勢。而鎢的終端在硬質合金行業,在09年后,硬質合金行業不斷壯大陣容,對鎢的需求量的提升達到供需的不平衡,導致鎢價有提升空間。
從供需層面上看,鉬、釩在09年后一直是供大于求,而鎢是供求基本平衡。鉬雖然出口與內需雙減,但產量仍在擴大,鉬的礦山企業表示,單價的利潤降下來了,數量上去后,總利潤也會找回來,所以鉬出現嚴重的供求不平衡。釩在金融危機后,整體格局發生變化,以石煤提釩的企業在價格降到成本線后,陸續退出釩市場,而以鋼渣提釩為代表的攀承鋼,威鋼,建龍的進入而改變,在把提釩成本轉嫁到鋼鐵后,個鋼廠釩利潤增加,在擴大釩產量的同時,也使得價格出現縮水,這也是釩價遲遲低位的原因。鎢在國家的開采配額指導下,生產量出現減少,而五礦有色的行業整合,使鎢的產業集中度增強,在硬質合金企業擴容后,使鎢的用量增加,如此一來,鎢價直達15.8萬的歷史新高。
經過以上的對比,以下是對歐洲之后市場的預測:
誠然鎢、鉬、釩價格在金融危機之后的兩年中,對前期的高庫存的消耗使得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回升,雖然幅度遠遠小于受資本市場炒家關注的銅、鎳等大宗商品。但問題是進入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又進入歐美債務危機中,拖累世界經濟陷入疲軟趨勢。中國經濟進入11月份也出現了明顯的回落趨勢。這就使我國的鎢、鉬、釩市場需求再次遇到寒冬。
都說今日的歐債危機是金融危機的延續,那么在目前鎢、鉬、釩的價格與金融危機之后的低位相比,還有些差距之時(鎢精礦的價格在13.5萬元/標噸,鉬精礦的價格在1800元/噸度,五氧化二釩的價格在7.5萬元/噸),來影響價格走勢的,就不僅僅是庫存和需求了,而是大的經濟環境。
歐債危機,絕不可能像金融危機那么快的散去,解決歐債也絕不是短期行為。雖然歐洲央行和IMF已經準備了救助資金,但這些都不是無償和無息的,由國家自行發行的債券,這種做法有經濟學家比喻,把急性病變成了慢性病,深旋危機的國家,在3-5年內能否恢復都不好說。
由于大的氣候不行,國外經濟形勢嚴峻,我國明年經濟的增長力度很弱。從貨幣政策來看2009年是適度放寬,2010年開始是穩健,而中央經濟會議強調明年仍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2011年3季度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到9.1%時,特別是眾多中小企業陷入資金困境時,中央要求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優化融資結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所以下降了準備金率。由于歐美債務危機方興未艾,世界上主要經濟體明年經濟增長率都會放緩,將直接影響鎢、鉬、釩產品的出口,而出口和投資才是鎢、鉬、釩需求增長的動力。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美夢減少。因此,要保持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唯有靠內需和投資,象2009年下半年提出投入4萬億的動作不太可能了,但拉動內需是最主要的增長的動力。鎢、鉬、釩都存在2008年四季度產生的跌價庫存的情況,2009年由于出口量減少一半,而產量又增加,產生第二次庫存,影響了后期的價格走勢。2011年上半年延續了需求大于供應的狀況,繼續消耗了一部分庫存,但10月份后,需求放緩,庫存再次增加,如此來看將會影響明年的供需關系,因此明年鎢、鉬、釩的市場會比較困難。
在明年一二季度,鎢、鉬、釩行業在消耗庫存的情況下,短期內可能會出現價格的起漲,但是整體趨勢仍然是價格的小幅波動。面對明年嚴峻的市場形勢,這需要呼吁行業整合和行業自律。使鎢、鉬、釩的產量與產能方面得到控制,在市場供大于求的時期,控制產量,以防止價格下跌。維護企業的經營利益。
趙立群
(關鍵字:鎢 鉬 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