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冶金原料> 鐵合金> 深度分析>

2010年鎢市深度分析

2009-1-11 0:00:00來源:作者:趙立群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鎢協統計23家鎢礦山1—3季度鎢精礦產量同比增長3.8%,分析種種原因,官方公布的統計數....
  • 關鍵字:

一、2010年前三季度業經濟運行態勢

前三季度,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和各種重大挑戰,我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隨著全球經濟緩慢復蘇,國際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鎢業經濟運行態勢企穩向好,市場形勢好于預期。

(一)        鎢精礦產量總體平穩

2010年國土資源部開展全國稀土、鎢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行動,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下達情況實行網上公示,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措施得到了進一步落實,開采秩序進一步好轉。

根據鎢協統計23家鎢礦山1—3季度鎢精礦產量同比增長3.8%,分析種種原因,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可能偏大,鎢精礦產量總體應屬平穩。

(二)冶煉加工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

鎢協統計13家鎢冶煉加工企業1—3季度產量數據,產量與2009年同比大幅度增長。其中:

APT增長35.27%,鎢粉增長31.08%,碳化鎢增長63.68%,硬質合金增長38.64%,鎢細絲增長93.18%,鎢鐵增長26.20%。

(三)鎢品出口貿易繼續回升向好

前三季度大部分鎢品出口量大幅度增長,累計出口(不含硬質合金)同比增長88.52%,接近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上半年累計出口硬質合金同比增長69.8%,占硬質合金總量的25.35%。(見圖1)

 

圖1:2008年1—9月月出口鎢品量

(四)市場價格趨穩回升

今年以來,需求穩定增長,價格趨穩回升。(見圖2)

 

圖2:1998年1月—2010年9月國內鎢精礦市場價格走勢

1—9月份國內鎢精礦從年初的6.9—7.1萬元/噸回升到9.1—9.2萬元/噸,年內漲幅30.71%,同比上漲27.42%;

APT從年初的10.7—10.8萬元/噸回升到14.1—14.3萬元/噸,年內漲幅32.09%,同比上漲26.66%;

鎢鐵從年初的11.6—12.0萬元/噸回升到14.1—14.5萬元/噸,年內漲幅21.19%,同比上漲10.76%。(見圖3)

 

圖3:2008年1月—2010年9月國內主要鎢品價格走勢

主要鎢品出口價格趨穩回升,1—9月份鎢品出口累計綜合平均價格達到30736.23美元/噸金屬,同比上漲16.30%。(見圖4)

 

圖4:2008年1月—2010年9月鎢品出口月綜合平均價

(五)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大幅度增長

前三季度,鎢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大幅度增長。鎢協統計54家主要鎢企業1—3季度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同比分別增長50.45%,107.5%和206.62%。

硬質合金企業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2.77%,214.17%和3194.09%。

二、我國鎢業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

(一)資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

一些礦山企業在本礦區內進行二次找礦,增加儲量延長了礦山壽命;一些企業投資開發利用含鎢尾礦;一些低品位的鎢礦床由于鎢精礦價格的上升,建設開采成為可能;白鎢選冶技術的突破,使過去難以利用的白鎢資源成為有用;甘肅、新疆、吉林等省區陸續發現了一批大型鎢礦床,中國鎢資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中國保有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是保證程度高,可以滿足國內需求的優勢資源之一。

(二)國際市場話語權不斷增強

中國、俄羅斯、加拿大鎢礦產量分別約占世界總產量的80%、6%和5%,居世界前三位。主要生產國還有:奧地利、葡萄牙、玻利維亞、烏茲別克、和盧旺達等。

世界鎢市場主要集中在西歐、美國和日本。中國是最大的鎢品出口貿易國,其次是俄羅斯、加拿大、奧地利、玻利維亞等國家。在世界鎢品貿易中,中國鎢品出口貿易量占國外消費量的80%左右。

可見,由于全球鎢資源的稀缺,中國鎢資源優勢的戰略地位,世界的鎢需要中國,國際市場鎢產品的供應形勢取決于中國鎢品的供應,這種關系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而更加緊密,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必然會不斷有所增強。

(三)培育鎢經濟強國有巨大的拓展空間

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鋼鐵工業、汽車工業、裝備制造、交通運輸、電子信息、礦山采掘和能源等產業對高性能硬質合金和各種鎢制品的需求將穩定增長。

表1       2000年—2009年全國主要工業品產量表

品種

十種有色金屬

原煤

水泥

汽車

金屬切削機床

集成電路

單位

億噸

萬噸

億噸

億噸

萬量

萬臺

億塊

2000年

1.29

783

9.98

5.97

207

17.66

58.80

2009年

5.68

2604

30.5

16.5

1379.5

58.03

414.4

增長%

340

233

206

176

566

229

605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庫)

 

圖5:中國鎢消費量變化圖

鎢具有難以替代的優異性能和在逐步擴大領域里的廣泛應用,我國在培育發展鎢經濟強國過程有著巨大的拓展空間。

(四)國家產業政策有利行業發展

為保持鎢資源優勢,國家對鎢礦開采實施總量控制,暫停發放新的鎢采礦許可證,還將進行鎢資源儲備。與此同時,對資源危機礦山進行二次找礦,開源節流,來保持鎢資源優勢。

國家將以提高出口效益為前提,調整出口產品結構,逐年適當減少初級冶煉產品出口配額量,遏制國內鎢資源的過度消耗。并通過擴大利用國外鎢資源,鼓勵國內廢鎢回收利用和共伴生鎢綜合回收利用,實現鎢的供需平衡,維護鎢市場的健康穩定。

國家采取的一系列靈活而有效的宏觀調控政策,政策多重利好,國內經濟呈現一條鮮明的“V”形反彈曲線,鎢市場需求已在逐步恢復。

 

圖6:中國GDP增速%

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將成為我國在本輪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繼四萬億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之后的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方案,將帶來新一輪的稀有金屬需求增長期。中國鎢行業仍有良好發展的機遇和空間。

三、我國鎢業經濟發展應注意的問題

(一)資源保有形勢不容樂觀

中國鎢資源儲量總體呈下降趨勢,鎢資源形勢不容樂觀。與2002年比較,截至2008年底,可開采的鎢資源基礎儲量減少19.61%,這個數值是動態平衡的結果,是在抵消新增地質勘查儲量的基礎上還消耗了的;其中:黑鎢基礎儲量減少45.55%;白鎢基礎儲量減少16.84%。目前以黑鎢礦開采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黑鎢礦資源儲量下降速度過快,已有相當多的黑鎢礦山儲量已近枯竭,但開采產量卻未見有所節制。

礦產資源是采后不可再生的,今天消耗的資源越多,明天就會面臨更少更差的資源。

(二)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

“鎢的精深加工”在大小不同的地域間、大小同一地域內“類質同象”在不斷地擴大,打造的“鎢產業鏈”、“深加工基地”、“產業集群”,許多是盲目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全國仲鎢酸氨(APT)、鎢粉、硬質合金、鎢鐵和鎢絲生產能力閑置分別達到40—60%。生產能力大量閑置,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互相壓價、在整個產業鏈展開,結果所謂深加工產品的市場價格卻是倒掛,深加工企業的效益甚至還不如上游企業。

(三)國際競爭力不強

全國有鎢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低。鎢產品仍以原料性產品為主,深加工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偏低。中國絕大多數硬質合金廠只生產燒結態產品,產品以中低檔硬質合金為主,國外公司產品的價格往往是中低檔合金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如國內一個硬質合金企業年產4000多噸硬質合金,其銷售收入卻只有國外某知名企業年產300噸高性能硬質合金年銷售額的50%。

    

圖7:瑞典sandvik公司與中國企業的硬質合金產量、銷售額、及利潤比較(據左鐵鏞)

中國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初級冶煉產品為主,中國鎢冶煉產品出口總量占全部鎢產品出口總量的80%。而發達國家在進口APT等原料性產品進行加工后,又出口技術含量高、附加價值大的鎢制品。

世界一些著名大企業建立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生產銷售體系和網絡,并通過收購、兼并等方式,不斷擴大產能和市場份額,已形成以這些公司為核心的生產、研發、銷售一體化格局。同時,這些公司其資本實力、技術水平、經營理念和營銷戰略明顯優于中國企業。

(四)影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

要清醒認識到,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脆弱,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嚴重性和經濟復蘇的曲折性超過預期;美國、歐元區失業率仍處高位,消費需求依然疲弱;全球極端天氣導致災害頻發;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等增加了世界經濟復蘇的變數,也對國際鎢市場需求的全面恢復產生不利影響。

也要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既有去年同期基數低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政策作用的結果,目前擴內需政策效應正逐步減弱,國內產能過剩矛盾仍然突出。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政策走向將由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的單向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向有條件的雙向調整轉變。如,提高資源稅、環保稅等。在經濟形勢極其復雜、潛在的風險和矛盾加大、影響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的宏觀環境下,企業生產經營可能面臨困難和嚴峻考驗。

四、實現我國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戰略任務

(一)控制總量

我國鎢業發展的實踐證明:只有嚴格按國家規定控制鎢精礦開采總量、鎢品生產量和出口量,才能充分發揮我國鎢資源優勢和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才能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是我們幾十年花了巨大代價得來的必須十分珍惜的寶貴歷史經驗。

將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政策使鎢業的監管有法可依,執法主體明確,職責分工清楚,法律責任明確;建立迅速有效的監管體系和長效監督機制,整頓市場秩序;制定科學的鎢行業準入條件,抬高行業準入的技術、環保和規模等門檻,確保總量控制到位。

(二)戰略重組

堅持以體制創新為主線,走規模化、產業化和集約化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加快體制、機制和管理制度創新,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形成合力。大力培育核心競爭力,趕超世界一流鎢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上市、兼并、聯合、重組等形式,調整和優化企業結構。

打破區域、行業間的格局,從戰略上合理調整產業布局,建立和規范劣勢企業退出市場的通道。以發展為主題,積極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來改造提升鎢產業,加強資源的節約和合理開發以及環境保護工作,組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和企業集團,努力提高中國鎢工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三)科技創新

整合國內現有技術、設備和人力資源,成立國家級鎢制品研究開發中心。開展鎢制品先進成形工藝、技術和設備的研發,從而形成規模性的高附加值鎢制品產業鏈。

加大鎢加工基礎理論、關鍵領域和前沿技術的研究,切實保護知識產權,推動科技創新,優化產品結構,加速技術升級。堅持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相結合方針,廠、校、院所共努力,開發原創性核心技術成果,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品牌。

實施人才強鎢戰略,加強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培養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和技術人才,為鎢業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行業自律

不再重蹈“多生產—多銷售—價格下跌—再多生產—再多銷售—價格再下跌”惡性循環的覆轍和拼資源,惡性競爭,“集體自殺”的歷史悲劇,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要把協會辦成按市場經濟要求代表行業利益的社會團體,強化協會服務、監督、自律的職能。

行業協會是自律組織,進行自律性行業管理,通過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維護行業利益。政府部門制定市場規則,由政府執法部門依法監督,這是他律,是市場主體與市場競爭的外部監督。自律與他律,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在行業自律中不但要注意分析市場、適應市場,更要努力駕馭市場,保持市場價格的平穩,達到全行業的和諧共贏。

 

(關鍵字:鎢)

(責任編輯:00173)
推薦資訊
日評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冶金原料產業頻道: 爐料 | 鐵合金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