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央行繼續在公開市場實施大規模的逆回購操作,釋放資金1800億元,使得本周央行凈投放規模上升至365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10月逆回購到期規模也達到了6500億,巨量到期量與節后季節性財政存款上繳等因素疊加,將加劇節后資金緊張狀況,使得10月降準預期再次高企。
在周四公開市場上,央行分別開展了500億元14天逆回購和1300億元28天逆回購,中標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3.45%及3.60%。至此,本周公開市場共計釋放4700億資金,對沖到期資金后,央行總計向銀行體系注入了3650億元資金,創下歷史新高。
連續不斷的巨額逆回購操作,令本周資金面迅速由緊張轉向寬松。數據顯示,昨日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大幅回落。其中,7天回購利率下行39個基點至3.80%。14天回購利率則下行65個基點至3.97%。而就在本周初,14天回購利率一度上行至4.81%高位,央行通過市場化手段緩解季末資金面緊張的意圖已經充分得到體現。
但是與此同時,央行在9月份進行的大手筆逆回購操作,也為10月公開市場累積了巨額到期規模,從而使該月流動性緊縮壓力陡增。數據顯示,在長假后的三周內,將累計有6500億逆回購陸續到期,屆時將回籠的流動性與0.7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所對應的資金規模相當。再從時間分布上看,10月最后一周的到期量最大,為3200億元,占了到期規模的50%以上。
而10月份資金面本身也存在季節性壓力。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節后銀行體系將迎來該月首個準備金的常規調整日,由于三季度末銀行體系的存款量通常較高,這意味著銀行將在10月初補繳大量的準備金款,從而減少市場的流動性。其次,季節性的財政存款也將在10月上繳。這兩項因素與逆回購的巨額到期規模疊加,將加劇10月份的資金面壓力。
“受上述因素綜合影響,央行可能會通過一次降準來緩解資金緊張狀況,市場對10月央行降準的預期目前也因此有所抬頭。”上述分析人士這樣表示。
(關鍵詞:10月 逆回購 降準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