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找礦重大突破紀實,在“358”地質找礦行動綱要指引下,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中,夏日哈木——這一世界級超大型鎳礦的破繭化蝶,驚艷面世,無疑在中國地質找礦發展史上值得大筆書寫。
夏日哈木礦區位于柴達木盆地南緣,地處全國19個重點成礦區帶之一的東昆侖西段。在以前找礦資料幾乎空白的情況下,青海省地礦局下屬的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于2011年在該地區發現夏日哈木銅鎳鈷礦床,并在不足三年的時間,完成從異常查證、預查和詳查到開始首采段勘查工作。目前,夏日哈木礦區累計新增鎳資源量106萬噸,達到了超大型規模,一躍成為全國第二大鎳礦,潛在經濟價值800億元以上,被國內專家、院士譽為世界級、革命性的找礦突破。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夏日哈木超大型鎳礦的誕生,是青海深入實施地質找礦戰略行動,“大規模投入、大兵團作戰”實現地質找礦巨大突破的一個典范,更是青海緊扣國家資源戰略意圖,不斷探索地勘改革與發展,創造性地運用找礦新機制,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茫茫戈壁,黃沙彌漫,惡劣的氣候似乎與人類活動無關。夏日哈木,在蒙古語中意為黃色的的沙梁。可是無論這黃色的沙障有多厚,都擋不住地質人發現寶藏的慧眼。
2008年,青海省地礦局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化探分院在進行1∶25萬化探掃面時,在夏日哈木地區發現鎳鈷異常。這一信息引起中國地質調查局的高度關注,隨后在此設立了1∶5萬的礦產遠景調查項目——青海拉陵灶火地區礦產遠景調查,并新發現了一批銅鎳鈷異常。
(關鍵字:世界 鎳礦 夏日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