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金融危機,美聯儲推出了三輪量化寬松(QE)政策,確保美國金融系統具備相對充足的流動性。近期,伴隨著經濟的改善、QE的退出以及加息環境的不成熟,美聯儲為調控市場資金利率,正計劃測試新的工具——定期存款工具(TDF)。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計劃用TDF從機構手中“借錢”,此舉或將讓資金從金融機構逐步回流至美聯儲。
TDF或成新工具
當前,美聯儲正為是否推出TDF做測試。5月9日,美聯儲表示,將擴大存款機制的測試范圍。美聯儲將從5月19日開始,每周一進行八項測試。在前四項測試中,美聯儲計劃以0.26%的利息接受各金融機構上限為100億美元的存款,然后逐步將其所支付的利率上調至0.30%。
美聯儲稱:“這些操作旨在確保這一計劃進入戰備狀態,并使得合格機構有機會增加對定期存款流程的熟悉程度。”最近的舉措是謹慎計劃的關鍵所在,但其并沒有暗示近期的貨幣政策行動。
據外媒報道,美聯儲主席耶倫的首要工作是在金融中進行探索,其將擴大對存款工具的測試。報道顯示,美聯儲擴充貨幣政策工具,包括使用可能對美國國內外銀行(行情 專區)具有吸引力的新方法——TDF。此舉將有助于資金從金融機構中回流至美聯儲,并支付存入機構相應利息。
萊頓債券市場研究公司(Wrightson Icap)首席經濟分析師克蘭達爾(Lou Crandall)對媒體表示,0.3%的利率、100億美元的上限是具有商業意義的,而且可能使(機構)參與度顯著提升。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利息由0.25%上升至0.26%或0.30%,對套利交易更具吸引力。
克蘭達爾認為:“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部分大銀行可能會以7天TDF代替隔夜存款,并將存入規模提高至100億美元。”
另一選擇——逆回購
其實,TDF或許只是美聯儲新近提上議程的工具之一。早在TDF之前,美聯儲就已開始對隔夜固定利率逆回購措施進行測試,以幫助美聯儲最終加息時刻能夠游刃有余地調節貨幣政策。
所謂“隔夜固定利率逆回購”, 是指美聯儲向“相對較大范圍的市場參與者” 出售其公開市場操作賬戶(SOMA)現時持有的債券。這將導致非銀行機構希望在美聯儲存款賬戶上賺取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的利息,與貨幣市場的主流利率之間的脫節將會消失,最終美聯儲將能夠重新獲得短期利率市場的控制權。
2013年9月,美聯儲一直對隔夜固定利率逆回購工具進行測試。今年年初,美聯儲表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共計有102家機構參與者進行了總規模高達1980億美元的逆回購。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則認為逆回購將成為永久性措施。
洛克哈特預計購債計劃將在2014年10月或12月全面結束,只有美國經濟出現劇烈變化,才會暫停或逆轉退出QE步伐。
他表示,“正在考慮政策工具組合,我認為聯邦基金利率會發揮作用,但或許不會像以前一樣占據主導。”美聯儲未來很可能使用一套政策工具組合來影響短期利率。
“我相信,逆回購工具將成為我們的選項之一,可能會在我們調整短期利率的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洛克哈特稱。
流動性過剩或致調節
那為什么美聯儲會推出上述兩種工具?
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促使美國先后推出三輪QE以及一輪扭轉操作(OT)。資料顯示,上述操作使得美聯儲向銀行系統注入共計約2.5萬億美元流動性。
盡管表面上看來,注入的流動性對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積極推進作用。然而,如今,美國金融系統資金流動性充足,銀行間同業拆借規模卻在不斷萎縮。
同時,美聯儲加息進程似已進入視線,而曾經部分短期利率工具對市場起到的監管和調控作用卻越來越輕微,這不得不引起美聯儲的注意。
另一方面,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也公開表示,如果勞動力市場持續恢復,美聯儲可能在今年秋季結束購債項目。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也對這一決定表示支持。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美聯儲即將結束QE,但是已經釋放出的部分流動性仍需緩慢收回。他認為,充裕的流動性曾在一段時間內拯救了美國的金融系統,而目前美聯儲利率調節的工具功效卻開始減弱。所以有理由相信,在美聯儲正式啟動加息進程前,其會相應推出部分工具以更好地控制利率。
如此看來,美聯儲已開始為下一步貨幣政策做好準備,無論TDF抑或逆回購,都將是美聯儲調控短期資金面的政策工具。
(關鍵字:金融危機 美聯儲 量化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