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印尼計劃禁止鎳礦等未加工礦石出口,或將推升運輸成本,因中國進口商轉向距離更遠的澳洲及新喀里多尼等地尋求新的供應源。
中國多數鎳礦石通常由印尼進口,但印尼計劃從1月起強迫礦企必須先加工處理礦石才能出口,藉此提高出口價值。
“如果轉往其他供應源,對噸里數(運輸需求)提高有較大影響,這將很有利于市場,”泰國大型干散貨運輸業者Precious Shipping主管Khalid Hashim指出。
航運資料顯示,由于中國趕在印尼禁令生效之前增加進口,從8月末到12月初,從印尼運至中國的干散貨船貨運費已大漲逾50%。
Drewry Maritime Services高級經理Jayendu Krishna稱,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俄羅斯和菲律賓可能增加鎳礦出口,以填補印尼禁令帶來的缺口。
中國增加從澳大利亞、新咯和澳大利亞進口鎳礦,或將令載重量在28000-60000噸的靈便型和超靈便型小型干散貨船獲益。但跟印尼相比,菲律賓距離中國更近。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中國鎳礦進口同比增加18%至5700萬噸,其中從印尼和菲律賓分別進口3130萬噸和2530萬噸。
“印尼是全球最大出口鎳礦國,2013年出口量預計在5500萬噸,”航運業團體BIMCO的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指出。GTIS及顧問公司Drewry Maritime Research的資料顯示,印尼去年鎳礦出口量為4,850萬噸。
但一些市場人士懷疑印尼禁令是否能夠持續執行。
“這已經不是印尼頭一次威脅(實施禁令),”泰國干散貨業主Thoresen & Co主管Ian Claxton指出。“(但)萬一禁令持續執行,就必須找到另外的供應源。這會提高運輸需求,對于超靈便型(supramax)而言不是壞事。”
Clarkson Research Services數據顯示,12月6日從印尼至中國的超靈便型干散貨船運費高達10400美元/天,而今年平均運費為6171美元/天。
Hashim at Precious Shipping稱,鎳礦出口禁令或令利好鎳礦運輸安全,因為印尼鎳礦裝載地缺乏控制水分的設施,運輸過程中容易液化。
航運保險公司American P&I Club表示,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間共發生5起航運事故,造成81人死亡,原因是鎳礦運輸過程中產生液化,導致貨船傾覆沉沒。
(關鍵字:印尼 礦石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