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9時40分,隨著清脆的鞭炮聲,數十輛滿載鋯鈦毛礦的集裝箱車從海口港集裝箱碼頭魚貫而出,浩浩蕩蕩開往文昌某鋯鈦礦選礦廠。這批礦是海南省地質局控股的海南海域礦業有限公司在非洲莫桑比克開采并運回國內加工的首批毛礦。
據海南海域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勝軍介紹,首批運回的鋯鈦毛礦共有72個集裝箱,總重2016噸。今天共運840噸,余下1176噸計劃9月5日前運完。另有3528噸鋯鈦毛礦正在回運途中,預計本月上旬運抵?。
“運回海南的這批毛礦將進行深加工,通過分選,選出鈦精礦、鋯精礦、金紅石等4種礦產品,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羅勝軍說。
為拓展海外資源,海南省地質局實施“走出去”戰略,去年初在莫桑比克楠普拉省安戈榭地區正式啟動鋯鈦砂礦采選項目。項目投資1.91億元,被列為我省2012年重點項目,也是2012年海南省唯一的境外礦產資源投資項目。項目設計年產鋯鈦毛礦30萬噸,鈦鐵礦精礦20萬噸,鋯英石精礦3萬噸,年產值5億元。
海南省赴莫桑比克工作人員克服了設備材料缺乏、氣候惡劣、瘧疾流行等諸多困難,于2012年8月1日完成礦山建設,成功投產。至今年8月,已生產鋯鈦毛礦6.5萬噸。部分就地加工,部分將運回海南加工。
另悉,該公司在莫桑比克投資建設的鋯鈦礦精選廠已建成投產,設計年產鈦鐵礦精礦20萬噸、鋯英石精礦3萬噸。計劃今年回運鋯鈦毛礦2萬噸、精礦6萬噸。
據悉,海南省地質局下屬企業已在非洲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剛果(金)、馬拉維、坦桑尼亞等5國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除莫桑比克鋯鈦砂礦開發項目外,目前已在非洲5國獲得各類礦權66個,其中采礦權5個、探礦權61個,探獲各類礦產資源潛在經濟價值超百億元。
(關鍵字:海南 海外 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