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仍舊面臨產能過剩和微利運行壓力,但下游需求未獲實質利好提振,上游鐵礦石市場供求關系則繼續發生變化。根據力拓和必和必拓兩大礦業巨頭近期發布的報告,必和必拓2013財年西澳鐵礦石的總產量達到1.8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力拓整個上半年鐵礦石產量為1.27億噸,同比增6%,鐵礦石發貨量增4%至1.19億噸,創歷史新高。另外,業內預計另一大礦業巨頭淡水河谷,今年上半年產量將出現下幅下降,但預計下半年產量仍將創下新高。但在三大礦產量攀升的同時,北礦所指出,上半年主要海外礦山招標力度較上年同期明顯減弱,現貨量出現大幅減少。
另外,今年上半年我國鐵礦石進口量增幅放緩,均價則出現下滑。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計進口鐵礦石3.8452億噸,較去年同期的3.6581億噸增長5.1%,增速明顯放緩;進口金額累計5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僅增長0.3%;且上半年鐵礦石進口均價為133.2美元/噸,較去年上半年進口均價139.5美元/噸下降6.3美元/噸。
今年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顯著下滑,維持在7000萬噸水平左右。數據顯示,我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最高時曾突破億噸。據悉,港口鐵礦石庫存下滑的一大背景是鋼廠普遍的低庫存操作策略。
鐵礦石市場供求關系繼續發生變化的上半年,中國鐵礦石現貨平臺交易活躍度延續上升勢頭。截止至6月30日,上半年總成交84筆,總成交數量755.94萬噸,其中在途現貨成交49筆總計552.6萬噸,美元成交額7.42億美元,港口現貨成交35筆總計203.34萬噸,人民幣成交額20.64億元。
中國鐵礦石現貨平臺自2012年5月8日啟動以來至6月30日,總成交量為1455.63萬噸;而根據另一大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新加坡環球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globalORE)近期公開的信息,globalORE去年5月底成立以來的一周年時間內,共計實現了1150萬噸的鐵礦交易量。與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一年上千萬噸的交易量相比,鐵礦石在金融化方面則顯得更快一些。根據新加坡交易所近期公布的數據,7月12日,新交所鐵礦石掉期合約單日交易量為4736手、236.8萬噸,刷新了單日交易新高。另外,去年全年新交所的場外鐵礦石掉期合約交易量為1.089億噸(217803手),系為2011年的2.5倍。而新交所的場外鐵礦石掉期合約推出時間為2009年4月。
(關鍵字:鐵礦石 市場 供求 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