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全球主要鋼鐵企業紛紛公布了今年1季度財政業績,從這些大幅虧損的數據可以看出,國際鋼材市場的嚴峻程度,以及鋼鐵企業的艱難處境。為了擺脫虧損,鋼鐵企業紛紛采取降低成本、集中經營,以及改善產品結構等措施獲得相應的市場份額。
減少資本支出
進入2013年,國際宏觀經濟持續疲軟,導致包括鋼鐵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持續震蕩。特別是在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美國經濟復蘇緩慢以及中國經濟小幅下滑的情況下,年初至今國際鋼材價格演繹小幅下滑的走勢。以安賽樂米塔爾為首的國際主要鋼鐵企業全面進入虧損。
有關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全球最大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凈虧損3.45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為9200萬美元。全球第二個鋼鐵企業日本新日鐵住友金屬(NSSMC)公布2012-13財年凈虧損1246億日元(22億美元),上一財年凈利潤為584.7億日元。
為了減少虧損,安賽樂米塔爾除了永久關閉法國的2座高爐以外,還計劃到2015年年底削減成本30億美元。今年3月份公司已經降低成本2億美元。
受鋼鐵市場需求不足以及價格下跌影響,上游原材料企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資本支出過大等,面對疲軟的市場環境,主要鐵礦石供應商之一力拓也打起了降低成本的算盤。力拓計劃未來2年累計成本將同比節約50億美元。
出售非核心業務
2012年年底,德國蒂森克虜伯以27億歐元成功剝離該集團生產經營不銹鋼的Inoxum公司給芬蘭不銹鋼公司奧托昆普。從2011年5月,蒂森克虜伯開始實施資產優化及降成本計劃,現已剝離100億歐元以上的資產,其資產出售計劃有望產生超過130億歐元的年收入。通過資產出售對其維持投資級的評級至關重要,獲得的現金以及由此減輕的債務負擔均有助于改善財務狀況。
同時,蒂森克虜伯還計劃出售其電爐鋼分部運營的幾家鋼廠。這幾家鋼廠分別是:位于德國的Gelsenkirchen廠、法國的Isbergues廠和印度Nashik廠,這些廠都生產取向電工鋼,因市場需求疲弱鋼廠經營艱難,目前蒂森克虜伯正在與工廠委員會就出售會談。
改善產品結構
今年1季度,韓國浦項鋼鐵盡管營業收入受鋼價下滑和銷量減少影響出現下滑,但憑借高附加值產品銷量比例提升,其營業利潤卻出現大幅增長。目前浦項正在大力拓展汽車和能源用鋼業務,該公司在中國和印度的汽車板加工中心已分別達到11家和6家。得益于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浦項鋼鐵一季度營業利潤環比、同比分別增長53.3%和23.4%,達到5810億韓元。今年一季度,浦項全球第一和全球最佳(WF & WB)產品銷量占其總銷量的份額從去年一季度的16.1%和去年四季度的18.8%提高至20.7%。
面對充滿挑戰的國際經濟環境,全球鋼材市場持續疲軟,鋼價下跌和銷量下滑導致各國鋼鐵企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因此鋼鐵企業必須采取降低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等自救的措施,才能擺脫虧損,才能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
(關鍵字:國際 鋼廠 盈利 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