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國紙業可持續發展論壇上,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燦提出,AI技術將成為工業碳中和的核心驅動力,通過優化脫碳路徑、平衡區域發展差異,加速造紙行業智能化轉型。他指出,工業碳中和需突破50%以上的技術創新,而AI可推動低碳技術要素升級,強化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產業鏈協同效率。例如,AI能實時優化能源調度、預測碳排放熱點,并通過算法模型降低高耗能環節的能耗強度。
針對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王燦建議構建“政策-市場-技術”協同體系:通過轉移支付緩解欠發達地區轉型壓力,加強反壟斷監管避免技術壟斷,同時推動跨區域綠色產業鏈分工。以造紙業為例,AI已助力企業實現生產流程智能化——如華泰股份通過“產業大腦”AI模型優化紙機參數,使產能提升8.57%、能耗降低15%;山鷹國際則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將人工經驗轉化為算法模型,推動柔性生產和質量追溯。
王燦強調,AI賦能需兼顧公平性,未來需深化國際合作、完善技能培訓體系,確保技術紅利惠及全行業,為全球工業脫碳提供“中國方案”。
(關鍵字:紙業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