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同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人妻操操性生活视频-五月六月欧美少妇激情-日韩精品影片免费观看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產業> 小金屬> > 上下游資訊

瓷越千年,景德鎮陶瓷與東西文明互鑒

2024-11-4 8:03:52來源:中商網撰寫作者:于亞楠
  • 導讀:
  • 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景德鎮市考察調研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強創意設計和研發創新,進一步把陶瓷產業做大做強,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 關鍵字:
  • 陶瓷

2023年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景德鎮市考察調研時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從未斷流,陶瓷是中華瑰寶,是中華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強創意設計和研發創新,進一步把陶瓷產業做大做強,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景德鎮瓷器之所以流傳千年,成為中國的象征符號,既來自卓越超群的器物之美,更源于凝結其中的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和精神世界。每一件瓷器都如同中國精神的“微縮景觀”,傳遞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窯。”景德鎮的地域文化既有江南水鄉的細膩與柔美,又兼具贛北山區的粗獷與豪放。獨特的自然環境、豐富的制瓷資源和繁忙的昌江舟帆,為陶瓷的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就了景德鎮作為瓷都的千年輝煌。

景德鎮陶瓷何以跨越千年?這得益于景德鎮陶瓷文化中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的突出特性。從漢唐時期的陶瓷集鎮、兩宋時期的陶瓷市鎮,到宋末至元的陶業都會、明清時期的瓷國高峰,景德鎮連續千年未曾中斷;并且集天下名窯之大成,兼收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等南北各著名窯口技藝之所長,為中華文明圖譜勾勒出精彩一筆。時至今日,徐家窯的傳統作坊、眾人合力以拉坯工藝成型的大缸,以及全市1900余名非遺傳承人等,仍然讓千年窯火生生不息。

景德鎮的御窯廠在其500多年的存續中,不僅為明清兩代宮廷的日常用度燒造了大量的精美瓷器,還為祭祀、慶典、外交等國家重要場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殿堂器物,使得景德鎮陶瓷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作為全球貿易中流通量最大、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青花瓷的青花圖案也蘊含著文化交流的印記。如最常見的纏枝紋,這種紋飾的產生、發展既和埃及的紙莎草、古希臘和羅馬的茛苕紋、古印度的忍冬紋有淵源,也和陶器、青銅器上的二方連續紋樣有關聯。景德鎮的匠人們將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完成了東西方文化在原料上、圖案上、器型上的結合,同時也催生了不少新的青花瓷品類,并走向了世界各地。

景德鎮瓷器早在北宋時期就曾遠銷中東,南宋和元代時期的對外貿易中也常見其身影。經歷了明代早期的海禁后,15世紀末起,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瓷器又開啟了一次新的外銷高峰。2023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就發現10萬件以上的明代正德年間的景德鎮瓷器,如此大規模的考古發現,見證了中國與世界通過景德鎮瓷器進行文明交流的重要歷史。

除了陶瓷貿易的興盛,景德鎮制瓷技藝也在國際交流中不斷推廣傳承。進入清代,景德鎮官民窯制瓷工藝和設計進一步創新,特別是顏色釉和釉上彩瓷方面,呈現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生產面貌,其中還包括了對歐洲琺瑯彩的借鑒,研發出了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的粉彩瓷。

中國陶瓷之所以可以貿聯全球,是因為素有“白色金子”美譽的陶瓷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充分發揮了其和平性的突出特性。陶瓷在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增強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陶瓷也成為各國經濟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重要見證。

今天的景德鎮,街頭巷尾,皆是瓷器碰撞的清脆聲響;舉目四望,盡是形態各異的陶瓷佳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的考古工作者從景德鎮御窯廠、落馬橋、湖田窯、南窯、南市街等當地瓷業遺址里,發掘出土大量唐代至民國時期的古窯業標本和豐富的文化遺存。為了讓這些深埋于地底的文物碎片“活”起來,2022年,御窯博物院聯合多家國內頂尖院校、機構,創立世界首個“古陶瓷基因庫”,集資料存儲、考古研究、科技分析、保護修復、成果展示于一體。我們通過對古瓷片進行成分分析和數據采集,制作成物理和數字兩種形態的基因標本,有望還原出古陶瓷標本在當時的燒制工藝、原料配方等,探尋景德鎮千年陶瓷“工藝之謎”,破譯人類古代瓷業巔峰時代蘊藏的“文明密碼”。

如今,圍繞千年瓷都何以傳承發展這一歷史命題,景德鎮正在全力建設全國唯一以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試驗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世界意義、中國價值、新時代特征、江西元素、景德鎮特點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一瓷跨千年,文明越山海。我相信,只要我們深刻把握陶瓷文化具有的突出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努力在文物保護利用、非遺保護傳承、陶瓷產業升級、文旅融合發展、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下更大力氣,持續加強陶瓷文化的傳承發展,就一定能夠把“千年瓷都”這張靚麗的名片擦得更亮。

(關鍵字:陶瓷)

(責任編輯:01181)
每日聚焦
市場動態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8340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惠河南街1091號中商聯大廈 郵編:100124
客服熱線: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