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新型能源體系如何構建、民營企業如何參與等都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談到民營企業經營環境、光伏產業發展等多個話題。他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來談這些話題,比如用溫度來形容現在的民營企業經營環境,環境在“升溫”和“變暖”;當好“車間主任”為客戶做好產品;產能過剩的困難周期,企業要“磨好金剛鉆,攬好市場的瓷器活”。
感覺的變化來自劉漢元切身的感受。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都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要不斷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良好環境。對于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劉漢元十分感慨:“我們深刻感覺到了國家支持民營經濟、支持民營企業、支持民營企業家發展的信號。”
談到這里,他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群體又有了更多的感慨,他回憶起改革開放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尊重知識、尊重財富、尊重經濟,讓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廣泛釋放,迸發出了巨大的力量。改革開放40多年來,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優秀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劉漢元說,“正是他們日復一日、夜以繼日地干事業、求發展、經營管理企業,正是這種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的精神,才讓中國有了今天經濟強國和制造業大國的國際地位,才有了當前中國的民富與國強。”
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的正面價值和積極意義在過程中涌現,他們帶給整個社會推動力量、牽引動力和表率示范,帶給社會巨大的財富和進步的源泉動力。“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看,任何時候都應該尊重,任何時候都應該弘揚、都應該保護。今天,尊重知識、尊重創新、尊重社會各主體,保護民營企業積極性,認可民營經濟價值,進一步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最后,劉漢元說回通威——當前全球的光伏和水產“雙料龍頭”企業,他和通威一路見證、參與了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歷程,也一路見證、參與了光伏產業的崛起。光伏產業的發展,正是中國民營經濟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激活中國經濟活力的縮影。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