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來的或許比預計的還要快,光伏產業鏈的價格還在持續下探。繼光伏組件集采投標價首次跌破1元/瓦后,位于產業上游的硅料本周也暫停了公布多晶硅價格。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稱,由于本周調研未得到足夠的新增成交信息,雖然價格已經呈現下跌趨勢,但是針對具體成交價格依舊存在分歧,基本上無新簽訂單,且上周報價的成交價格已無法反應當前市場實際情況,故本周暫停公布多晶硅價格,待有實際成交之后,再明確市場成交價格。值得關注的是,硅業分會指出,目前硅片價格已達到絕大多數硅片企業的盈虧平衡點,部分廠家甚至面臨虧損。
時隔一年硅業分會再度暫停公布多晶硅報價行情卻是天差地別。去年9月,多晶硅價格身居高位達到30萬元/噸,主流光伏組件價格在每瓦2元-2.1元,彼時是因業內對產業上游的暴利質疑頗多而停止報價。而此刻,暫停多晶硅報價雖是短期行為,但卻意味著從近期來看,五家硅料龍頭企業(通威、協鑫、大全、新特、東方希望)均無新訂單,且光伏上下游已全面迫近成本價。
供需錯位激化行業“大逃殺”
近日,中國華電集團2023年第三批光伏組件集采招標項目開標,采購總容量約8.59GW,共分為六個標段。其中,標段六P型組件框架標段共吸引32家企業參與投標,投標價格最高價1.187元/瓦,最低投標價格創下新低,首次跌破1元/瓦,來到0.993元/瓦,跌破1元關口到底意味著什么?
“事實上這個價格并不是中標價格,而是小廠為獲得項目的投標價格,接近年底不少企業會通過低報價的方式拿項目沖業績,因此會出現比較激進的報價。此外,項目的交付時間為2024年,對比當前1.15元/瓦的交付價格,0.993元/瓦是在光伏產業過剩背景下對未來價格的預判。”大唐青島西海岸熱力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表示。
供給決定了未來價格是否會持續走低,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價格仍有下探空間。
以光伏板(組件)的核心原材料硅為例,硅料價格高低對光伏板的價格有著顯著的影響。上周,國內五大硅料龍頭企業均無新訂單就是市場現狀的縮影,硅料價格進入買賣雙方僵持觀望的階段,而硅片環節因為整體庫存處于高位,從今年9月下旬開始,價格的松動和踩踏情緒較為濃厚。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