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2月7日報道:市場人士認為,疫情并不會造成嚴重影響,更不會引發全球供應鏈恐慌。“黑天鵝”事件定義的前提之一是不可控,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可控可防的,因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并非典型意義上的“黑天鵝”現象,也不會發展為無法防控的肆意蔓延的“黑天鵝”事件。
供應鏈自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熱度一直不減,企業間的競爭逐步演變為供應鏈的競爭。但就在供應鏈發展迅猛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引發行業人士擔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恐成史無前例的‘黑天鵝’事件。”那么,受多數企業因疫情延期復工影響,疫情會成為影響全球供應鏈發展的“黑天鵝”嗎?
面對疫情,有人認為并不會對自身供應鏈造成沖擊。2月4日,美國服飾零售商Gap集團發言人表示,隨著疫情的發生,集團決定暫時關閉中國的總部和工廠,旗下門店則會根據需要調整營業時間,部分門店會暫時營業,工廠停業對集團供應鏈不會產生影響。有人樂觀,有人擔憂。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雖然WHO總干事譚德塞明確表示,世衛組織不建議對中國采取任何限制貿易和旅行的措施。但隨著疫情蔓延,多個國家取消兩國間航班。對此,有大宗商品供應鏈企業認為,在供應鏈全球化進程中,國與國的聯系愈加密切,此時交通、貨運等受到影響,將使全球供應鏈受挫。同時,中國作為維護全球供應鏈秩序的重要力量,因國內多個行業復工延遲也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期貨日報記者通過梳理資料了解到,受疫情影響,市場人士認為其對全球供應鏈會造成影響的不在少數。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中國八成地域延期復工或影響全球供應鏈。穆迪分析公司報告稱,如果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抑制,復工進一步推遲,以中國為重要樞紐的全球供應鏈有可能陷入困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令企業界始料不及,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無疑會受到一定影響,全球供應鏈受到波及甚至沖擊也是必然的。”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中國制造業不能按照既定計劃開工生產,必然影響國際相關產業鏈條上的上下游企業備貨生產或營銷計劃發展,這將導致全球供應鏈萎縮;二是由于中國部分地區實行交通管制,部分國家往返中國的航班縮減等,加之中國全國性推遲春節假期并不同程度的推遲復工,必然導致中國倉儲和物流配送發展空間受限,這在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國際供應鏈;三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致使主要由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商務交流、國際性會展、國際貿易和投資等項目推遲,國際供應鏈中部分環節將因此進入等待開啟或批準時間,全球供應鏈步伐被遲滯。
不過,宋向清表示,疫情影響是有限的,并不會造成嚴重影響,更不會引發全球供應鏈恐慌。“黑天鵝”事件定義的前提之一是不可控,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可控可防的,因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并非典型意義上的“黑天鵝”現象,也不會發展為無法防控的肆意蔓延的“黑天鵝”事件。他表示,一是由于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部城市武漢,發生領事館關閉和外國人撤離等過激反應行為也主要發生在武漢,其他省市國際層面商務合作除大型會務會展、開工典禮等停辦或延期外,基本上仍在繼續,而武漢乃至湖北省在全球供應鏈中所占比重也不大,因此由疫情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受損不會太大;二是疫情屬于階段性的,疫情過后被壓抑的企業生產激情將會爆發,后期生產和供應將會逐漸彌補前期被耽擱的產能,產量和效率都將被放大,從而可以抹平疫情期留下的供應鏈受損缺口;三是現在中國諸多國際性企業都在國外建立了生產和物流基地,在國內生產和服務受到的疫情損失會通過加大在國外的分部生產得以彌補,這樣只是產能轉移了,對國際的供應并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因此,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不會太嚴重。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所說,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取決于防控進展和成效,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現階段我國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能力有信心把影響降到最低。
記者了解到,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已開始精準施策為當地經濟平穩增長保駕護航。2月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很多外貿企業正在迅速恢復產能,各部門、各地方也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精準施策,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減負助力。2月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20條政策措施》、2月5日,晉中市出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2月2日,蘇州市發布了《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
(關鍵字:疫情 全球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