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開幕式在天津舉行。本次大會以“新常態、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圍繞當前全球經濟發展新形勢和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分析全球礦業發展新機遇。來自55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礦業企業、金融機構代表,共計8000多人參會參展。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開幕式上指出,礦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在促進增長、吸納就業、改善民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礦業可持續發展,致力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培育礦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為礦業復蘇和繁榮發展夯實基礎。
他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向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著力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持了7%左右的增長速度,經濟走勢緩中趨穩、穩中向好。
在長期向好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中國乃至全球礦業仍然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要看到經濟轉型給礦業發展帶來的機遇。當今世界,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孕育,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加快形成,對新能源、新材料的礦產需求不斷增長,為礦業發展開辟了新空間;國際產能合作蓬勃興起,基礎設施、裝備制造、重大工程等領域日益廣泛,為創新礦業合作模式,打造全球礦業產業鏈提供了新契機;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大數據、自動化、互聯網、遙感監測等新技術與礦業交叉融合,為礦業發展創造了新動能;應對氣候變化成為全球共識,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地理信息技術的需求不斷上升,為地質工作拓展了新領域。
然而,姜大明也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總體偏弱,未來走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國際礦業需求不振,投資下降,市場波動加劇,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面對復雜的環境,需要更多地看到礦業的增長潛力、發展機遇和合作空間,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礦業復蘇和健康發展。
對此,他建議,第一,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礦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礦業復蘇增長的必由之路。第二,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是各國礦業建設的共同責任。第三,堅持包容發展。實現包容性、普惠性發展,讓礦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各方,是開發礦業的社會責任,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第四,堅持合作發展。各國礦業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合作發展是克服困難、開創新局面的重要法寶。
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秘魯駐華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尼亞伊在開幕式上致辭。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主持開幕式。世界銀行集團全球能源和采掘業行動高級總監安妮塔·喬治,智利駐華大使賀喬治,天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段春華,加拿大商務公使穆大緯,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鐘自然,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彭齊鳴和天津市政府秘書長張志強出席開幕式。
(關鍵字:礦業 礦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