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分割事業部后,目前尋求大企業入股,新事業體將朝IPO之路邁進,吸引資本后他們又是如何規劃發展?對LED行業有何影響?
LED的到來,不僅將結束100多年的白熾燈歷史,也促使荷蘭皇家飛利浦作出驚世一舉,剝離有著123年歷史的照明業務。在傳統照明集體轉型LED照明之際,在國內企業紛紛整合并購擴大規模,傳統巨頭們卻以壯士斷腕的姿態將照明事業部拆分開來,引發無限遐想。
筆者認為,一旦Lumileds與飛利浦照明獨立上市后,或許LED行業又將面臨著新一波的洗牌。
順勢而為,拆分事業部
9月23日,飛利浦表示,將把公司一分為二,建立一家獨立的照明企業,同時將消費和醫療保健部門合并為一家估值150億歐元的企業。這不啻于給甚囂塵上的LED照明市場砸下了一枚重磅炸彈。
從飛利浦2014年前兩季財報可以看到:一季度照明事業部銷售不錯,飛利浦Lumileds照明事業部的增長達到兩位數,超過2013年第四季度,LED銷售額增長37%。第2季照明部門銷售額年增1%至19.43億歐元;EBITA為1.38億歐元。其中,LED產品銷售額年增43%、占飛利浦照明部門銷售額比重為36%,與上年同期相比,比重增加11%。當時,飛利浦表示,公司傳統照明本季銷售額下滑13%。公司會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傳統照明在未來幾年的持續盈利能力。如今看來,或許將照明部門分拆就是飛利浦的選擇。
飛利浦表示,此次拆分重組將在2015年和2016年為飛利浦節約3億歐元成本,但會導致裁員。明年,新公司構架將節省1億歐元成本,并在2016年進一步節省2億歐元。飛利浦預計,2014-2016年的重組支出為5000萬歐元。萬豪敦表示,照明業務獨立運營,將嘗試進入相鄰上下游市場,并且會考慮通過其他所有權結構為基礎的各種方案,直接進入資本市場。
或許簡單的結構能更容易地為投資者所理解,并更容易地評估股票情況。飛利浦首席執行官范豪敦對此表示:"這次重組對飛利浦公司制定下一個戰略決策的時機非常正確。"
這也透析了LED照明的劃時代趨勢,重組照明業務將更好的適應發生在照明行業的根本性變化,從單個產品轉向系統服務。LED極大程度地改變了全球照明方式的定義和應用。為了適應并引領這一照明變革,即使是世界巨頭也必須順勢而為。
輕裝上陣,全力搶攻LED照明市場
目前,飛利浦在應用市場上,重點推出了面向家居、辦公、商業以及城市照明等各領域的智能互聯LED照明系統。飛利浦照明事業部首席執行官洪岸禮(EricRondolat)表示,"我們希望在傳統照明向數字照明轉型的過程中依舊保持領先的地位,同時通過與業界其他企業的合作,吸取一些和我們的知識和產品互補的技術,使飛利浦做得更強。"
據了解,分拆后的飛利浦將嘗試進入相鄰上下游市場,加強其在LED光源、燈具及智能互聯照明系統和服務領域現有的市場地位,并且考慮通過其他所有權結構為基礎的各種方案,直接進入資本市場。
筆者認為,面對未來充滿變數的市場競爭的布局,飛利浦拆分業務有利于公司獨立靈活去應對各種困難,而且在未來戰略定位上將會更清晰,在管理執行層面上更高效。
尋求私募基金入股,朝獨立IPO之路邁進
飛利浦在照明的多個細分領域的多個區域市場都居于冠軍地位,然而作為飛利浦集團的一部分,并不能享受到行業龍頭的估值溢價。
以同樣在美國上市公司CREE來比較,CREE和飛利浦照明的經營領域都是LED和照明產品,然而CREE的市盈率約為飛利浦集團的2倍。拆分之后的飛利浦照明還將繼續是LED照明行業的全球龍頭不變,但是估值將會從綜合性集團公司轉變為擁有強大的品牌和管道優勢的的電子和半導體科技公司,融資能力和市值都會大大改善。
飛利浦照明事業與Lumileds從集團獨立后,或透過上市融資引進其他股東,有助于降低飛利浦集團的風險,而獨立出來的兩家全球領先企業,都將擁有更自主的決策機制,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
據了解,飛利浦已經委托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牽線,尋求大型私募基金入股,由於分割之后的新事業體將朝獨立IPO之路邁進,私募基金認為有利可圖,因此不僅詢價踴躍,對入股也表達濃厚興趣。
最新消息指出,幾個財團聯手壓低價收購,出價超低,堪稱地板價,收購集團包括Bain(貝恩公司)、CVC(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CD&R(克萊頓、杜比利埃與賴斯公司)、KKR(全球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大的私人投資基金)和Onex(加拿大電子電氣公司)公司,本周早些時候遞交的指示報價僅為25億歐元(約合31億美元)至30億歐元之間。
飛利浦戰略調整對中國LED行業產生哪些影響?
進入2014年以來,大企業動作頻頻、整并、擴產、破產、跑路,LED行業進入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洗牌時期,而飛利浦、日亞化學、歐司朗、科銳、晶元等國際品牌企業正是這"風云之戰"的"始作俑者"。國際巨頭的戰略調整對照明行業將產生哪些影響?
LED行業競爭不斷加劇,飛利浦新事業體如果上市成功,將會憑借它本身的技術基礎及創新能力,未來能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正如它曾經的半導體、手機、液晶電視事業,始終屹立于全球品牌的高峰。飛利浦將牽動全球市場的一輪新的"戰役",國內企業亦無可避免,歐普、雷士、陽光等民族品牌企業需奮發迎戰,才得以獲勝。
事實上,就算飛利浦的LED照明跟不上發展的腳步,在上游的技術層面已經有科銳、夏普、西鐵城等企業取代了暫時的缺口。這行業容量就這樣,飛利浦強大,對手自然的生存空間更難;飛利浦有短暫失誤,對行業來說多了份百花齊放的機會。目前,國內傳統照明企業如佛照、三雄、歐普已經恢復過來,走出了LED照明不給力的狀態,渠道為王,很多技術都可以因為終端的把控而有量作籌碼,自己的技術跟不上可以買過來,有量就有成本優勢;渠道優勢在,成本優勢也擺著,再度雄起也是順理成章的。
飛利浦這一調整,或許短時間內對照明行業的影響不大,但其調整事關飛利浦的長遠戰略。對于國內企業來講,應是一個快速追趕拉近的時機。LED對照明行業的改變將是革命性的,半導體行業和照明行業,就像兩塊地殼碰撞在了一起,生態正在發生劇烈演變,速度很快,對于有所追求的企業來講,通過照明重組來迅速彌補自身資源的不足,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接下來,一系列的并購、投融資等資本運營的動作會很多。
(關鍵字:LED 飛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