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日本光伏組件制造商京瓷集團一紙訴訟將韓華QCells旗下日本公司狀告至東京地方法院,關于太陽電池“三柵線電極構造”的專利侵權爭執案正式上演,不同于歐美“雙反”策略,本土認證保護與專利壁壘是日本對外來競爭者的無聲宣言。
專利壁壘
2012年,京瓷公司對外宣布獲得了“三柵線電極結構”專利,專利號4953562于當年3月在日本發行,是其追溯到2004年的多晶硅太陽電池17.7%創紀錄轉換效率的關鍵。
該項專利的申請對當時普遍使用三柵線電極的組件生產商均構成了潛在的訴訟風險,也是從那時開始,為今天的專利訴訟埋下了伏筆。
2012年以來,日本光伏市場日漸增長,2012年光伏發電市場規模達到約1萬億日元,年度太陽電池板供貨量約4GW,2013年度則翻倍至約9GW。日本因其較完善的政策補貼、最高的ASP價格吸引了眾多光伏企業,成為全球光伏組件制造商爭相進入的潛力市場。
除了韓華Q Cells日本分公司,First Solar日本分公司、REC Solar、尚德電力、晶科能源、中電光伏、晶澳太陽能、阿特斯、天合光能、航天機電、正信光伏、海潤光伏、億晶等業內知名企業都相繼進入日本市場。
這對日本本土光伏組件制造商而言,加劇了競爭同時帶來了壓力。
根據JPEA數據,雖然日本民眾普遍支持日本本土品牌的高品質產品,然而,一定程度上由于日本制造設施產量有限,組件的供應與需求存在空間,近年國外公司持有的市場份額正在穩步提高。
6月,京瓷宣布將提高今年的光伏組件產量到1.4GW,較2013年1.2GW做了增加。近段時間韓華Q Cells在日組件銷售增長,京瓷在此期間提起訴訟耐人尋味,京瓷還表示,將尋求與其他“各方”就侵權索賠進行協商。
應對
京瓷提到的“各方”引起了廣泛的業內反應,基于此前業內眾多公司均生產三柵線結構電池,因此上述銷往日本的組件廠商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被京瓷訴訟的對象。
據PV-Tech了解,為了應對潛在的專利風險,在京瓷宣布專利后,中國多家光伏組件制造商均引起了關注,并開始采取各自的規避措施。
比較多的一個規避方式是增加電池柵線,比如四主柵、五主柵。2013年晶澳太陽能、中利騰輝、尚德電力、力諾光伏、中電光伏等業內知名光伏公司紛紛推出了四主柵、五主柵電池及組件。
力諾光伏開發的四主柵電池片,主流檔位封裝組件功率253.7W,力諾光伏稱其在正面電極設計方面大幅區別于京瓷專利,四柵線電池的填充因子較三柵線電池提高1%以上。
與力諾光伏異曲同工的還有中利騰輝,其高效單多晶四主柵電池組件系列在2013年初被研制成功,也稱其正面電極設計明顯區別于京瓷專利。中利騰暉營銷副總Frank表示:“此次日本知名企業在這個時間點提出’三柵線電極結構’專利大戰,對于其他廠商而言是一個危機信號。中利騰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已在中國及日本市場獲得專利認可的四主柵電池,2013年已開始大規模向日本客戶出貨四柵組件。”
南京中電光伏直接將太陽電池做到了五柵線,中電光伏研發創新工廠(中電電氣南京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俊博士在接受PV-Tech采訪時表示:“在京瓷宣布專利之前,2010年底中電光伏已經立項研發’五主柵電極結構’,2012年上半年研制出首批樣品,2012年底正式商用化批量生產,同時已經在中國取得五柵技術專利。”據呂俊介紹,中電分別用“Waratah”和“QSAR II”為五柵多晶與單晶電池片命名,并計劃將這項專利在國際上獲得認可。
“以當前電池、組件的生產工藝技術來看,多主柵設計方案當中,五主柵設計正好是成本和性能曲線上的拐點。再增加主柵數量,所獲得的性能方面的收益將低于生產成本的增加。因此,五主柵設計是最合適的設計方案。以后再要進行突破,就需要重新配備一套新的工藝路線和生產設備。”呂俊補充道。
更改電池表面設計,是否可以規避京瓷的專利壁壘?
呂俊回答道:“如果只是更改表面設計以及副柵設計來規避專利風險,恐怕還有一定的難度,根本解決辦法還是在主柵線設計上,或者是主副柵線搭配設計上進行創新。”
柵線分布在太陽電池正面,近兩年由于設備的進一步更新、導電漿料的進一步升級,細柵、多柵太陽電池技術成為在現有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的基礎上,研究開發高方阻細柵密柵晶硅太陽電池的一種技術,這項技術基本不會增加材料與工藝成本,只需在電池測試設備與自動焊接設備上做少量升級,如今四主柵、五主柵組件有形成主流的趨勢。
伴隨這種趨勢,關于專利的糾紛也逐漸浮出水面,引起了企業重視。京瓷宣布獲得三柵線電池專利,中利騰輝宣布取得四柵線電池專利,中電光伏宣布在中國已經取得五柵技術專利,并計劃今年年底取得全球技術專利,而其他各家光伏組件制造商均生產三柵至五柵電池。
如何規避專利壁壘又如何反規避,企業之間將展開一場拉鋸戰。據了解,京瓷向東京法院提交訴訟申請后,正在做進一步的交涉,但并未給出該侵權的進一步細節。
(關鍵字:京瓷太陽能 Q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