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婁底市商務局對外貿易工作在省商務廳的具體指導下,緊扣“穩中求好,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積極化解外貿下行壓力增大的各種不利因素,迎難而上,強化服務,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2013年全市進出口運行情況分析
2013年1-12月,全年進出口總額14.45億美元(全年目標為19.5億美元),完成全年目標的74.1%,同比下降14.13%,全省排名第六。出現負增長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鐵礦砂進口價格持平,但進口數量下滑:2013年1-12月全市進口鐵礦砂803萬噸,比上年減少100萬噸左右(122美元/噸),與去年同期相比進口鐵礦砂金額減少1.2億美元;二是煤的進口價格與去年持平,但進口數量也急居下降。2013年1-12月進口20.8萬噸,比去減少71.4萬噸(81美元/噸),減少進口金額0.6億美元;三是漣鋼鋼材出口數量下降:1-12月漣鋼出口鋼材11.9萬噸,出口金額0.73億美元,去年同期出口23.7萬噸,出口金額1.5億美元,減少出口金額0.7億美元;四是錫礦山氧化銻出口減少:2013年1-12月錫礦山氧化銻出口0.8萬噸,出口金額0.8億美元,去年同期出口1萬噸,出口金額1.1億美元,減少出口金額0.3億美元;以上四大原因合計減少進出口金額2.8億美元。假如這四種主要進出口產品今年的增長幅度為零,我市進出口總額可達到17.25億美元,可以在去年的基礎上增長2.7%。進出口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年度外貿有升有降。我市外貿受國內國際大環境的各種因素的影響,雖然總體下降,但部分有所上升:一是機電產品全年進出口總額為9079萬美元,同比增長1114%,完成省定任務(1875萬美元)的484%;二是高新技術產品全年進出口總額3546萬美元,同比增長641%,,完成省定任務(804萬美元)的441%;三是農產品全年出口總額2587萬美元,同比增長1910%。
2、外貿結構不斷完善。今年1-12月除漣鋼、冷鋼、閃星銻業外,我市其他外貿企業共完成進出口總額2.05億美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4.1%,與去年相比提高了3個百分點(2012年占全市總額的11%),逐步擺脫了單純依靠國有大型企業開展進出口貿易業務的格局。出口產品結構也由工業原材料向加工制成品、輕紡鞋業和農副產品多元化轉變。如漣源市天華實業通過引進人才、研發產品、開拓市場,自9月產品打開香港市場,僅一個季度就實現出口1083萬美元。目前其牛肉加工食品在境外市場供不應求。
3、外貿隊伍不斷壯大。目前我市有426家企業進行了進出口備案登記,形成了以漣鋼、冷鋼、閃星銻業、湘中礦業等46家組成的外貿進出口經營主體隊伍。今年,我市積極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新增了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10家,同比實現業績增長的企業有18家,其中華菱安賽樂米塔爾汽車有限公司、婁底市慶揚進出口有限公司1-12月進出口額分別達8636萬美元、1327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為3943%、959%。
4、外貿市場不斷拓展。四屆“湘博會”連續成功舉辦,為我市企業搭建了良好的對外銷售平臺,目前我市企業已與世界8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往來,比2009年舉辦第一屆“湘博會”時增加了21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業績,出口產品涉及鋼材、銻產品、機電產品、電子陶瓷、農產品等300多種商品。
二、各項工作整體推進
今年以來,我們著重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加局里組織的各項活動,真正實現了強素質與強業務、抓管理與抓服務兩不誤、兩促進。
1、在加大對外貿易促進政策的落實力度上取得了新實效。今年是外貿環境、形勢非常嚴峻、復雜的一年,及時、有力的政策資金支持成為外貿企業安渡難關最重要的因素。為此,一方面,我們時時緊盯國際國內貿易形勢,及時與企業加強溝通交流,另一面,努力爭取國家、省級層面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并以最短的時間落實到企業,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全年為58家企業申報項目64個,目前已有1065萬元項目資金到位。
2、在對外貿企業服務水平上得到了新提高。我們始終堅持與外貿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不斷創新服務的方式方法,主動送政策進企業,上門一對一服務,多次在局領導的帶領下到近40家有代表性的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在外貿方面存在的困難、難點,向企業宣講進口貼息、進口退稅等相關外貿政策。近年來,漣源市的外貿水平一直出現負增長。2013年以來,漣源市商務局主動作為,創新思路,積極探索提升外貿發展水平的新渠道。從組織專人深入調研到組織企業代表召開外貿工作座談會分析現狀和對策;從著力挖掘、培育外貿企業到組織企業參展展會、引導企業“走出去”。從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建立外貿發展綠色通道,到加強業務培訓、引導本土企業回歸……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成效。2013年,漣源市完成了1299美元,完成了任務的500%。漣源市新增天華實業、肖老爺食品、金燦有色和福鑫食品等4家外貿出口企業。原已轉戶長沙的五江集團也將部分出口業績回歸到了漣源。金塔集團、佳聯制衣、寶福香廠等原靠代理出口的企業也相繼實現了自營出口;同樣,新化縣委政府也高度重視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多次在外貿企業召開縣長現場辦公會,為企業排憂解難。2013年完成進出口396萬美元,完成年任務的180%,新增進出口業績企業2家。
3、培訓活動有序開展。今年7月18日,舉辦了我市對外貿易企業業務骨干培訓班,全市170家外貿企業參加。此次培訓是婁底首次對外貿企業骨干進行集中培訓,有利于提高對外貿易企業業務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幫助外貿企業深入學習、了解相關外貿政策,熟練掌握在對外貿易業務辦理過程中的方法和技巧。讓婁底的企業充分掌握原產地規則,利用好優惠政策,擴大進出口貿易,自信“引進來”,瀟灑“走出去”;9月27日,我們與中國人民銀行婁底市中心支行聯合主辦婁底市跨境人民幣業務政銀企宣講會,全市30多家進出口、對外投資企業的50多名業務人員參加。會上,銀行相關業務人員就如何辦理結算業務進行了輔導,并現場解答企業提出的有關問題。市商務局康新民副局長向企業介紹了國家鼓勵支持跨境人民幣結算的相關政策;12月19日,舉辦了國際市場開拓業務知識培訓班,全市49個進出口企業的業務負責人和業務骨干、各縣市區商務局外貿工作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參加培訓學員紛紛表示,此類培訓班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為進出口企業參與國際市場開拓了視野和思路,特別是如何收集利用貿易信息情報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提供了良方。
4、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認真做好了統計報表的報送、分析。每月按時做好我市外貿進出口額統計報表工作,按季度及時對報表進行了準確的分析,便于各級領導及時了解、掌握我市外貿進出口情況和現狀。按時、按質完成了省廳調查處產業安全數據的報送工作,確定樣本企業5家,做到了數據上報及時率和準確率“兩個100%。
回顧全年工作,我們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局領導要求和兄弟科室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一是業務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開拓創新意識不夠,運用新手段、新方式開展工作的能力有所欠缺;三是服務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在及時了解掌握外貿政策、信息為企業排憂解難上還存在一定差距。這些問題,我們打算在明年重點解決,再接再厲,力求各項工作更上一層樓。
三、關于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的要求,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計劃2014年完成進出口額16億美元,同比增長10%。
1、進一步引進和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一是把外貿工作擺到與招商引資同等重要位置來抓,著重引進外向型經濟企業,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二是繼續加強市外代理進出口轉為自營進出口的促進和服務工作。
2、進一步做好調研、摸底工作。明確目標責任,強化增長措施,加強督促指導,深入調研,積極幫助縣市區、進出口企業分析形勢,找準問題,制定對策,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進出口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問題,推進我市外貿快速發展。
4、進一步利用好“湘博會”搭建的境外銷售平臺。通過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湘博會”,較好地搭建了我市乃至我省特色機械制造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平臺,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下一步,應乘勢而上,積極引導農業機械、礦山機械、電子陶瓷等產品的進出口業務,重點幫助企業開拓銷售渠道,打造出口基地。同時,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扶持,幫助其做大做強。
5、進一步強化服務指導。一是要大力宣傳各項外貿促進政策,用好、用足、用活相關政策,確保政策落到實處。對目前出口規模不大,但具有較高增幅的出口企業實行政策傾斜,促進其做大做強;二是進一步提升對外貿(外資)企業的服務水平,加強與涉外部門的聯系力度,著力壯大出口企業規模、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打造出口產品品牌,增強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三是做好企業參加各項市場開拓活動的組織工作。重點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東盟博覽會及國際知名展會,幫助企業取得更多展位,不斷開拓新興市場。四是極力爭取各項政策支持,培育符合我市產業特點的出口基地。五是繼續做好重點進出口企業統計和運行監測工作。
6、進一步調優外貿結構。引導企業加快外貿結構特別是出口結構調整,由完全依靠鋼材、銻品出口的單一結構,逐漸向鋼材、銻產品、機電、科技、農產品等多元出口結構轉變。緊緊抓住沿海產業梯度轉移的有利時機,引進一批兩頭在外的加工企業,擴大加工貿易出口總量,提高加工貿易水平。
7、進一步加強培訓。開展外貿業務人員和外貿工作人員的定期培訓、進出口企業法人代表定期培訓,使其更新理念,熟知業務,較為全面地掌握國內外市場新動態和進出口新政策。(賀立冬)
2014年元月14日
(關鍵字:銻 出口 婁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