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銅速度”令人矚目
從538億元起步,連跨800億、1300億、1700億元三大臺階,令人矚目的“江銅速度”,使得該公司提前三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五年艱苦奮斗,五年頑強拼搏,江銅集團一舉結束了江西無世界500強本土企業的歷史,在江西工業和企業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五年時間里,集團銷售收入、利稅、利潤三項指標始終領跑中國銅行業,上市公司位居《福布斯》全球礦業企業第13名。
這些,是江銅戰略的制勝,更是江銅責任的體現。
自正式提出“躋身世界500強”的宏偉目標以來,江銅開始了新一輪的謀篇布局,以高瞻遠矚的大思路、縱橫捭闔的大戰略、強勁有效的大載體、敢作敢為的大手筆,深刻踐行“發展礦山、鞏固冶煉、精深加工、相關多元”十六字方針,對所轄主要礦山全部進行挖潛擴產改造,將銅資源儲量擴張至1500多萬噸,為全國第一,公司被列入全國首批礦產資源利用骨干企業。加大冶煉技改擴建,陰極銅年產量突破120萬噸,躋身世界第二。從低端向高端轉化,建成了以高檔銅加工產品為主的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研發基地,形成了100萬噸銅加工材的生產能力。進軍鉛鋅、稀土行業,做大金融、貿易產業,成功打造銅、稀貴稀散金屬、稀土、硫化工、金融和貿易六大業務板塊及江西、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西南地區五大產業基地,銅產業鏈不斷完善,產品結構全面優化,產業布局從內陸向沿江沿海突破,實現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結合的良性發展模式,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快速發展的背后,是江銅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指示精神“揚起旗幟,擔起責任,引領中國銅工業發展”的使命擔當。
江銅始終秉承銅業強國的夢想。成立34年來,從振興中國銅工業到引領中國銅工業,從躋身世界銅行業前三強到進軍世界500強,江銅從沒忘記自身肩負的國家使命,從沒停止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腳步。
責任催生動力。五年來,江銅銳意創新,深刻變革,企業內生動力不斷激發。從總部機構改革破冰,定崗定編、績效考核、薪酬分配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循序推進,有效促進了公司管理變革,提升了運營管控能力。啟動信息化建設,開展風控內審,強化現場標準化,推行“三標一體”,實施定額管理,基礎工作不斷加強,風險控制能力得到全面增強。加大科技創新,推進核心技術的掌握,采、選、冶、加多項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共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3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江西省科技進步獎13項。
責任成就和諧。五年來,江銅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與環境、與員工、與社會的和諧共榮。以環境品質的提升作為目標,以發展循環經濟為重點,“十二五”期間,斥資18億元實施“兩型”企業試點重點項目18個,全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每年綜合利用帶來的銷售收入高達66億元以上,被授予“首批國家級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2012年,江銅的綠色發展能力得到了全球知名媒體機構和環境研究機構的認可,成功入選綠色企業世界500強榜單。堅持以人為本,發展成果惠及員工,實現員工與企業共成長。通過黨建創新,大力開展黨委稽核、黨支部特色工作、全員創星等活動,黨員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加強“四好”領導班子、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提升領導干部整體素質,成為引領職工前進的堅強力量。加強員工教育培訓,重視員工職業發展。2名員工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6人獲得“全國有色金屬行業技術能手”和“全國黃金行業技術能手”稱號。堅持發展回饋社會,大力資助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2012年,江銅被授予“江西省就業先進企業”稱號;大力支持教育、扶貧、救災、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榮膺全國“希望工程20年杰出建設者”稱號,連續三年入選《財富》企業社會責任100強。
“過去五年,是公司歷史上發展最快、效益最好、業績最優,行業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的五年。”在2014年職代會報告中,總經理龍子平將江銅集團快速躋身世界500強的秘訣歸功于以下四點:“科學的發展戰略是公司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的制勝法寶,強烈的進取精神是公司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的力量源泉,持續的改革創新是公司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的不竭動力,全面的轉型升級是公司成功躋身世界500強的必由之路。”
從世界500強再出發
成功躋身世界500強,打開了江銅融入世界的大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出發,江銅的未來之路日見明晰:進入世界500強后,做到“進得去、守得住、配得上、往前移”是江銅必須肩負的責任,而“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礦業公司,力爭躋身世界礦業前五強”才是江銅在“后世界500強時代”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
“當前,無論是從銷售收入、盈利能力、資產規模和企業市值四大核心指標來比較,還是從資源儲備、人才保障、管控模式、科技創新、國際化經營能力等方面來看,公司與世界礦業前五強還存在巨大差距。我們要在‘十二五’后期、‘十三五’甚至更長一個時期繼續艱苦創業、奮發圖強。”這段截取于江銅黨代會報告中的話,體現出江銅集團對于企業現狀的冷靜分析。
為了實現創業目標,江銅明確了五大原則: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原則,增強企業活力;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的原則,做大做強江銅;牢牢把握積極競爭的原則,占據資源優勢;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原則,推動持續發展;牢牢把握綠色發展的原則,建設生態文明。
改革,是江銅歷年“兩代會”報告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匯。圍繞改革,江銅提升活力,贏取紅利。目前,江銅的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圍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江銅將“全面實現企業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列為改革方向,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加強機制改革,堅持從簡單到復雜、從試點到推開、從局部到全面、從領導到群眾的工作方法,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保證改革順利進行。
科學發展,是做大做強江銅的關鍵。江銅將“提高經濟效益”為總核心,堅持“產業帶動、規模發展”,繼續挖掘礦山效益,打牢發展基礎;以技術創新和兼并重組進一步提升銅冶煉能力,實現規模、技術、管理、成本“四個領先”;做大做強鉛鋅、稀土、黃金和稀散金屬,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好金融、貿易、物流三篇大文章。
科技創新,貫穿于江銅發展的整個進程。為搶占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礦業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促進江銅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江銅將加快集聚創新要素,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支撐體系。
環境保護是江銅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江銅始終堅持環保優先的發展理念,加大環保投入,提高環保科技水平。未來江銅將繼續建設綠色礦山,打造生態冶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大力發展資源綜合回收和再生利用;加強與國際環保標準對接,打造世界領先的環保優勢,為集團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2014年大幕初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出發。隨著新一輪改革發展春天的來臨,江銅的未來猶如春草萌發,生機蓬勃,充滿了想象與希望……
(關鍵字:江銅 500強 稀散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