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江西鋰電池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目前,全省已有鋰電池原材料及材料生產企業7家、鋰電池生產企業11家。通過不斷加大鋰電池生產研發力度,全省已形成以鋰離子電池及正極材料為主的發展格局,逐步打造從鋰礦原料→碳酸鋰→鋰電池材料→鋰電池→鋰電汽車的完整產業鏈條。
江西擁有世界最大鋰礦
作為我國鋰能源重要產地之一,江西擁有豐富的鋰礦資源。宜春市儲藏著世界最大的鋰云母礦,氧化鋰的可開采量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離宜春市區僅幾十公里的宜春鉭鈮礦不僅是我國最大的鉭礦,也是世界最大的鋰礦,現探明的可開采氧化鋰儲量為110萬噸,居世界第一;銣為36萬噸,占世界的60%;銫儲量為6萬噸,占全國22.5%,居全國第一。同時,江西省碳酸鋰加工提取能力占全國的50%,這為江西省鋰電池產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質條件。借助國家政策鼓勵新型能源發展的有利時機,鋰電池作為新興的清潔能源,將為江西省開創鋰電新能源產業盛世帶來巨大的機遇。
資源附加值將獲更大提升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我省將形成年產動力電池10億安時,含鋰正極材料3萬噸,鎳氫電池負極材料稀土貯氫合金粉2萬噸,碳酸鋰5萬噸的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充分依托我省豐富的鋰資源和裝備制造業優勢,加快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逐步降低鋰資源開發成本,在鋰云母提取鋰及其深加工、新型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高容量大功率動力電池三大領域形成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的附加值。鼓勵和支持具有技術基礎和發展潛力的企業穩步發展單體10安時以下的動力電池的同時,重點開發單體30-50安時以上的動力電池,填補我省空白。
能源電池發展前景廣闊
有專家認為,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新能源已成為新世紀高科技產業的又一巨頭,能源電池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熱點,作為綠色環保高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以它特有的優勢,將逐步占據更為廣闊的市場。與此同時,借助資源優勢及“十二五”規劃的明確指引,我省鋰電池產業也將順應市場發展趨勢,突破關鍵技術,有效破解技術不高、資源優勢發揮不足等制約因素,推進產業超常規發展。
宜春市將以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平臺,大力發展正極材料、鋰電池等,形成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引進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鋰電池材料項目和大型動力鋰電池項目,在產業鏈的各主要環節和企業,建立國內、國際一流的產品與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全力打造“亞洲鋰都”。
新余市將重點發展鋰電產業,特別是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打造動力與儲能電池包括電池材料、成品電池、應用產品及其配套產品的完整產業鏈。依托本地優質的企業資源,以建設千億級動力電池基地為目標,將鋰電池產業打造成千億產業。
(關鍵詞:江西鋰電池 鋰電池原材料 鋰電池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