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顯示,發改委集中批復了15個海外投資項目,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原材料和能源項目等。其中能源項目有7個,包括三個太陽能光伏項目、一個鎳礦項目、一個石油公司收購項目,另外兩個是輸電線和電力項目。
我國光伏產能過剩,90%以上光伏產品出口到海外,對國際光伏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引發了國際貿易爭端,如歐美國家經常以反傾銷給國內光伏行業施加壓力。這次發改委批復的海外三個光伏項目,主要是支持通過海外直接投資來轉移過剩產能,緩解當前光伏企業內外交困的局面。海外投資建光伏電廠可以有效地拉動國內光伏產品銷售,同時還可以避免當地的一些貿易壁壘,可謂一舉兩得。
這次海外投資光伏項目,直接緩解國內過剩的光伏產業,也間接促進硅、鍺、銦等與光伏相關的有色金屬原材料消費,因此,從中長期看,將利于這些有色金屬價格轉暖。據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平臺數據顯示,近期硅、鍺、銦品種等品種價格運行較為平穩,呈穩中有升趨勢,銦、鍺的實物交收較為活躍,目前已累交收銦537.22噸,鍺40.18噸。受此政策信息刺激,預計相關品種在近期將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漲趨勢。
(關鍵詞:鍺 光伏 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