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色的廢液搖身一變,成為價格高昂的精制錸酸銨。記者在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看到,該公司從污酸中提取的精制錸酸銨已成功進入工業流程。首批產品已于上月正式投產,其獨創的回收技術及產品指標領先國內同業。
在銅冶煉煙氣制酸的流程中,產生一種廢液即污酸,里面蘊含了極少量的稀有金屬——錸。錸的熔點高達3180℃,其合金產品能顯著提高鎢等金屬元素的熔點和強度,常用于火箭、人造衛星等尖端領域。每年全世界的錸產量僅40多噸,其常見化合物錸酸銨,每公斤市場價高達2萬余元。
上月投產的精制錸酸銨產品,純度達到99%,這標志著大冶有色“變廢為寶”的探索又進一步,將對國內冶煉業循環經濟技術進步起到示范作用。
23日,記者在該廠看到首批錸酸銨產品。看模樣,有如白色粗鹽;掂一掂,卻是沉甸甸的。“錸酸銨中的金屬錸比重達69.4%,比同體積的粗鹽要重3倍。”稀貴金屬廠黨委書記、副廠長李偉介紹,按目前的生產工藝,產能可達到每月50公斤以上。
將有限的礦石資源“吃干榨盡”,是大冶有色循環經濟的有益探索。將銅冶煉過程中排放的煙霧直接回收利用制成硫酸,并在煉銅的廢渣、廢液中,先后提取出金、銀以及鉑、鈀、鎳、硒等8種稀貴金屬,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對銅價下行的壓力,大冶有色正努力尋覓新的增長空間,加快轉型,逐漸實現“多條腿走路”,發展稀貴金屬產業已成為公司戰略的重要內容。今年10月,大冶有色黃金山稀貴工業園將建成投產,預計明年稀貴金屬產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