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污染源排放廢水重金屬鎘在線監測系統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近日通過驗收。
《規范》由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牽頭,長沙華時捷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世紀天源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參與起草。其技術要求和技術指標是在分析了大量實測數據的基礎上提出的,并且充分考慮了設備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固定污染源廢氣、廢水常規因子的在線監測系統都已建立,并已制定了技術規范,但對重金屬連續監測還沒有制定完善的技術規范,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重金屬沒有納入到污染減排的硬性指標中。同時,國家一直沒有一套官方的比對、驗收標準,致使在線監測設備安裝完成后,無法按期進行比對、驗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安裝。
鎘是湖南省主要的重金屬污染元素。在湖南省第六次環境保護大會上,省環保部門表示,有色冶煉行業的污染已成為飲用水水源最大的安全隱患,湘江水污染物中的主要重金屬污染元素已由汞轉變為鎘。
據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污染源監測技術中心主任黃鐘霆介紹,《規范》規定了湖南省污染源排放廢水鎘在線監測系統的安裝、調試、驗收要求,明確了污染源排放廢水鎘在線監測系統的檢測方法、技術要求和性能指標。《規范》為湖南省重金屬鎘排放企業的規范性監管提供了實用、有效的工具,也為推進湖南省污染源重金屬鎘在線監測系統、加強湖南省污染源在線監測的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黃鐘霆表示,《規范》將有助于政府加大對重金屬排放企業的監管力度,有利于重金屬鎘連續監測系統安裝的擴大化,逐步推進重金屬鎘排放企業監管的信息化建設。同時,可以為環保部門對鎘排放企業的重金屬排放管理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有助于規范環保部門的管理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