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爪哇省卡拉旺的電動汽車(EV)電池電芯工廠建設項目計劃于2026年底投產。該項目是印度尼西亞電動電池生態系統項目之一。
該項目的所有權由中國公司Brunp Lygend Co Ltd(CBL)和印度尼西亞電池公司(IBC)持有,后者是 PT Indonesia Asahan Aluminium/Inalum、PT Antam Tbk.、PT Pertamina (Persero) 和 PT PLN (Persero) 的合資企業。
Inalum總裁Melati Sarnita表示,該電池工廠是印度尼西亞建立基于電池的電動汽車生態系統的國家戰略項目的一部分。
Melati周二(2025年9月30日)在雅加達印度尼西亞議會第六委員會聽取意見(RDP)會議上解釋說:“2026年第四季度,卡拉旺的第一批生產是目標(運營)。
此外,該項目的全部生產目標有望在2027-2028年實現。
綜合電池生態系統項目
該上下游一體化電池生態系統項目由PT Aneka Tambang(Antam)、PT Indonesia Battery Corporation(IBC)和中國公司Brunp Lygend Co.Ltd.(CBL)運營,該公司是寧德時代(CATL)、邦普循環Brunp和力勤資源(Lygend)的合資公司。
同時,上下游一體化電池項目總投資達59億美元,約合96.04萬億印尼盾(假設匯率為16,278印尼盾兌1美元)。
該項目由六家合資公司(Joint Venture/JV)組成,涵蓋上游至下游項目。具體而言,合資公司一至三是上游的電池生態系統。合資公司四至六是下游的電池生態系統。
上游:
合資項目1:PT Sumberdaya Arindo (SDA) 鎳礦開采項目,鎳腐泥土產能為780萬濕噸,褐鐵礦產能為600萬濕噸,總產能為1380萬濕噸。PT Antam 持股51%,CBL 持股49%。該項目已于2023年投產。
合資項目2:PT Feni Haltim (FHT) 的回轉窯電爐(RKEF)型精煉及加工設施項目(鎳冶煉廠),年產精煉鎳合金8.8萬噸,CBL持股60%,PT Antam持股40%。該項目計劃于2027年投產。
合資項目3:PT Nickel Cobalt Halmahera(HPAL JVCO)的高壓酸浸(HPAL)精煉和加工設施項目(鎳冶煉廠),年產能為5.5萬噸MHP,其中CBL持股70%,PT Antam持股30%。該項目計劃于2028年投產。
下游:
合資公司4:位于北馬魯古省東哈馬黑拉省的電池材料項目,將生產正極材料、硫酸鈷和三元前驅體,年產3萬噸氫氧化鋰,其中CBL公司持股70%,PT IBC公司持股30%。該項目計劃于2028年投產。
合資企業5:P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Indonesia Battery (CATIB) 電池項目,位于阿爾塔工業山 (AIH) 和卡拉旺新工業城 (KNIC)。該項目分為一期和二期,一期產能分別為6.9GWh/年和8.1GWh/年,總產能為15GWh/年。其中,CBL持股70%,PT IBC持股30%。該項目一期計劃于2026年投產,二期計劃于2028年投產。
合資公司6:位于北馬魯古省東哈馬黑拉島的電池回收項目,年產能為2萬噸金屬,CBL公司持股60%,PT IBC公司持股40%。該項目計劃于2031年投產。
(關鍵字: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