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礦二十三冶國際業務部承建的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項目順利產出鎳鐵,標志著該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這一重要節點背后,是項目團隊在700多個晝夜里,攻克回轉窯吊裝、電爐建設以及按時出鐵這“三座大山”時展現出的堅韌不拔與執著專注,并創造了該公司在海外冶金建設領域的多項新紀錄。 一絲不茍 順利完成回轉窯吊裝 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安裝工程的回轉窯,直徑5.8米、長130米,是RKEF鎳鐵冶煉工藝的核心設備,其安裝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生產工藝線的正常運行。團隊創新采用“分段預組裝+激光定位”工法,將安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 該項目部多次組織人員對吊裝方案進行討論、細化和修訂,研究制訂了安全、經濟、高效的吊裝方案。同時,與監理方、施工方充分謀劃,認真梳理各個施工環節。吊裝前,對吊車、地面、吊索具、設備本體等進行全面檢查,組織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該項目于2023年11月開始軸承座現場研瓦;2023年12月,吊裝底座、托輪,并進行筒體地面組對;2024年1月,正式開始吊裝第一節筒體,并于1個月內完成了1000余噸的窯體吊裝,僅用10天完成了筒體空中焊接,刷新了行業高效施工的速度。 追風趕月 保障電爐建設順利推進 印尼CNI鎳鐵RKEF一期安裝工程項目涉及的矩形電爐,在國內僅有中國十五冶有過類似施工經驗,而本項目安裝的電爐規模更大、工藝更為復雜。電爐作為項目的關鍵設備,建設過程凝聚了項目團隊的無數心血,由于該項目地處偏遠地區,材料采購有諸多限制,面對急需的材料缺口,該項目部采取多點布局策略,分別在國內和雅加達、肯達里安排常駐采購人員,確保材料供應及時到位。 每逢春節,該項目團隊堅守崗位,精準施策,高質量完成了電爐及回轉窯的安裝任務。特別是在電爐耐火磚砌筑及回轉窯耐材澆筑等關鍵工序上,提前10天完工,且質量指標優于國家規范,為電爐順利點火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填補了該公司在矩形電爐施工領域的空白。 3月7日,72MVA矩形電爐成功點火。該項目總包方中國恩菲向項目團隊發來表揚信,稱贊項目管理團隊在項目建設中展現出卓越的專業能力和攻堅克難的精神,評價其“以科學管理保障高效履約”“全流程嚴控質量”,并特別提到“在工期壓縮的情況下仍提前完成施工任務,充分彰顯了貴司在冶金建設領域的實力”。
(關鍵字: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