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記者從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發布的《服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獲悉,湖北省今年農村電網改造投入將達201.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農村電力基礎設施顯著改善。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國網湖北電力在全國率先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累計完成農網改造投資325億元,較“十一五”時期增長近1倍,消除“低電壓”臺區41924個,解決209萬戶農村用戶“低電壓”問題,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在湖北省政府的支持下,積極推動29個地、縣農電企業劃轉工作,實現對全省所有縣域電網直供直管,加大對貧困地區和上劃地區電網的建設改造力度,降低實際到戶電價,累計為農民減負56.01億元。
2016年,全省農網改造的重點是加快小城鎮(中心村)、村村通動力電、機井通電、“國網陽光扶貧行動”項目建設,預計全年配電網投資將達201.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農網改造成為釋放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催化劑。在宜昌枝江市仙女鎮周場村,國網湖北電力投資160萬元新增3個供電臺區后,創業致富帶頭人李緒平貸款200萬元擴大雞蛋場養殖規模,預計今年銷售額近1500萬元,并帶動20余位村民就業,年均收入超過3.6萬元。襄陽市襄州區對高標準農田實施“機井通電”改造后,農民實行電灌比柴油每年每畝可節約110元,近6萬畝農田將節約農業生產成本逾600萬元。洪湖市在改造水產養殖區供電線路后,今年前7個月水產養殖深加工出口比去年同期翻了3倍,產值達8203萬元。精準改造有效釋放了全省農村用電潛力,實現了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大規模的電網建設投入,對帶動關聯產業發展、增加社會就業的成效顯著。以“十三五”投入500億元網改資金測算,所需網改物資價值約260億元,將帶動電工制造、鋼鐵有色等產業新增產值75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0萬個。大規模的農網改造,也為湖北省新能源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網改后,隨著配電網容量增加和穩定性提升,清潔能源并網接入得到有力保障。截至2016年11月,全省新能源裝機容量達420.76萬千瓦,同比增長95.31%,是2010年末的18倍。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加快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提高建設標準,用兩年時間完成所有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滿足長遠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實施“井井通電”工程,用兩年時間完成全部農田灌溉機井的公共電網建設;推進“村村通動力電”,投入資金33億元,用兩年時間完成未通動力電村的電網升級任務。
(關鍵字:湖北 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