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八方山鉛鋅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國企改制后加盟東嶺集團這艘中國500強企業的航母,在民企這塊責任田里精耕細作,大膽創新采礦方法、優化選礦工藝、推行安全程序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促進了礦山安全科學發展,奏出了科學發展“好聲音”。
大膽創新采礦方法增效益。隨著采礦作業向縱深推進,原來的房柱式采礦工藝越來越不適應礦山的實際狀況,礦產資源損失嚴重,危及采礦作業的空區不斷增多,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對地質、采礦、測量、工程、安全、施工管理等多項工作造成極大不便,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大了采礦成本。為了提高礦山經濟效益,保障采礦生產的安全,2004年,二期工程根據礦體的儲存條件,及時改進采礦工藝過程,采用淺孔留礦法降低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提高了采礦作業效率,相比分層房柱法回采率提高15——20%,礦石回收率達90%以上,年創經濟效益五百多萬元,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合理優化選礦工藝降成本。八方山鉛鋅礦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堅持“從點滴做起,為生存而戰”,利用班前、班后會進一步強化員工的成本意識,以班組為單位,多層次開展以“降成本增效益攻關立項”為主題的班務會,充分調動了全體員工降本增效的工作熱情。在實際工作中,公司專業技術高工經過長時間對500噸磨浮礦漿流量測定后,反復對350噸浮選系統的處理能力和浮選作業時間進行科學計算后,提出將150噸磨浮系統的礦漿直接引入到350噸浮選槽內進行浮選。兩個系統并入后停用了浮選機22臺、攪拌機2臺,選礦藥劑也比之前降低了15——20%,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主動作為,技改中礦浮選工藝出效益。中礦是品位介于精礦與尾礦間需進一步處理的選礦中間產品,也是選礦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半成品。為了杜絕浮選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減少中礦的產生,八方山鉛鋅礦在選礦過程中從源頭抓起,將浮選槽遺留礦漿用渣漿泵作業至下一作業區域,減少了中礦的外排;在浮選槽邊增裝一臺渣漿泵將浮選槽內殘留礦漿直接引入1#鋅浮選攪拌筒內,由于中礦量小,對生產影響較小,既減少了二次浮選難度大的難題又實現了清潔生產,中礦回收效果良好。
強化預控,程序化安全管理保效益。近年來,八方山鉛鋅礦業公司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以完善制度體系為基礎,以加強安全生產建設為主線,抓管理,健全安全生產體系;抓教育,強化員工安全意識;抓設施,確保設備安全可控;抓整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著力構建本質安全型礦山企業,促進了企業安全生產能力穩步提升。
截至2015年3月,八方山鉛鋅礦業公司尾礦庫已安全運行5475天,被評為全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先進單位”,是陜西省5家獲獎企業中唯一的一家民營企業。八方山鉛鋅礦也連續四年被市縣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精細化管理,深挖內潛增效益。八方山鉛鋅礦不等不靠,通過會議、企業微信平臺、黑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對員工進行經濟形勢教育,引導廣大員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從身邊點滴小事節約挖潛堵漏洞。同時,建立成本管理責任體系,細化和量化成本指標,明確各單位部門職責,實行月度考核、季度兌現,年度清算的考核原則,加強事前、事中、事后成本分析、總結,把責任層層傳遞,層層分解。實行節獎超罰,嚴把材料驗收、入庫、發放、現場管控、回收、修舊復用等各個環節,同時采用“避峰用谷”錯峰生產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
從2004年——2016年6月,八方山礦在努力實現節約、清潔、循環,安全等方面堅持可持續發展,累計生產礦石總量224萬噸,生產鉛鋅精礦12.4萬金屬噸,上交利稅7.2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28億元。如今,八方山鉛鋅礦憑借集團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技術力量和科學的管理體制,承載著所有東嶺礦業人的夢想,正朝著“集團主業、做優做強做大礦業”的目標進發。(
(關鍵字:鉛 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