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結論:
1.內生增長強勁,礦山與冶煉雙管齊下。
現階段整個鉛鋅行業中游冶煉產能過剩、上游鉛鋅精礦短缺,鋅價上漲立刻傳導至上游礦山端。公司呼倫貝爾20萬噸鉛鋅冶煉產能試生產結束后將逐漸投產,屆時公司冶煉端產能擴大到60萬噸(含10萬噸再生鉛冶煉產能,50萬噸原生鉛鋅冶煉產能)。在自有礦山端,2015年產量約40萬噸金屬量,本次定增項目之一是礦山擴能技改,擴產后礦山自有產量2018年左右將提升到50萬噸/年,與公司原生鉛鋅50萬噸冶煉產能匹配。鍺產量隨著礦山的擴能,預期今年產量33萬噸,17年35萬噸,同時積極發展下游紅外、光纖、太陽能用鍺,力爭重回鍺業龍頭地位。
2.業績拐點明顯,16-17年業績改善收益于鋅價上漲,18年以后業績步入量價齊升態勢。
公司業績低點為2015年Q4及2016年Q1,Q2開始業績好轉,預期單季度利潤6000萬,2016H1微利1000萬左右。考慮到上游老舊礦山枯竭性停產以及新礦山產能釋放節奏緩慢,預期鋅價2-3年內將持續震蕩上行。2017年公司業績改善催化劑為鋅價上漲及定增項目落地帶來的財務費用下降;2018年業績催化劑則是產品量價齊升帶來的經營業績進入新臺階,預期18年公司業績能達到8億以上。
3.前期環保投入相對效益逐漸體現,后期環保支持壓力遠低于行業平均。
公司自2011年完成冶煉廠異地搬遷改造后,現有三個冶煉廠(曲靖本部、會澤、呼倫貝爾)環保均已符合國家環評要求,后去環保支持較低,綜合成本優勢將逐漸顯現。同業比較重中金嶺南30萬噸冶煉產能等量搬遷置換項目預期需要投入資金30-40億(30萬金屬量,即15萬鋅、15萬鉛),湖南株冶集團異地減量搬遷項目(30萬噸鋅、10萬噸鉛)則預期需要投入60億元左右。
4.員工持股計劃認購三年期定增,彰顯公司信心。
本次三年期定增方案中員工持股計劃認購金額2億,共計5126個員工參與持股計劃,員工參與率70%。同時大股東冶金集團認購14億,二股東認購2億,三股東國華人壽認購1.5億。
(關鍵字:馳宏鋅鍺 鉛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