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報道:近期,有色金屬價格出現小幅回暖,讓市場看到了一絲曙光。對于各有色品種今年的走勢,市場人士在3月18日于北京舉辦的2016年有色金屬市場報告會上做出了分析與預測。他們普遍認為,銅、鋁、鉛等品種基本面并無好轉跡象,今年很難有所突破。
銅方面,分析師表示,銅的產能目前仍保持增長態勢。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粗煉和精煉產能分別新增68萬噸和63萬噸,年末產能達到618萬噸和1059萬噸。
“2016年預計全球銅產量將減少,但供應過剩趨勢仍然難改。”分析師表示,國內銅冶煉產能擴張高峰已經過去,精銅產量增速將逐漸放慢。預計今年粗煉和精煉產能將各增加25萬噸。
從消費端來看,自2010年以來,銅消費增速持續下滑,2012年跌破10%,近幾年進一步下跌,2015年更是跌破3%。分析師預計,2016—2020年中國銅消費仍將低速增長,其中,2016年增速預計降至2.2%左右。中國精銅消費需求增速的持續下滑也使得全球消費量缺乏強勁的增長引擎。
分析師介紹,在2015年國內精銅消費結構中,電力排在首位,占比50%左右,其次是空調制冷,占比15%左右。國內房地產去庫存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升溫,在春節前后達到高潮,帶來一個小的銅需求回暖期。在他看來,未來電力行業仍是最大的銅消費增長引擎,包括城鄉電網升級、改造等。此外,清潔能源投資、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等也將拉動銅消費。
分析師認為,未來國內銅消費增速將繼續放緩,基本面上并無好轉跡象。他預計,2016年國際市場銅價波動區間為4000—5300美元/噸。
鋁方面,記者梳理信息發現,2015年四季度鋁市國內外供需矛盾加劇,鋁價屢創新低。2015年全年國內電解鋁行業虧損加劇,彈性生產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今年一季度,彈性生產效果顯著,供求關系大幅改善,鋁價出現強勁反彈。
“受資金、市場等因素影響,預計2016年中國新增及重啟電解鋁產能有限,不會對全年供應量構成沖擊。”分析師表示,二季度鋁價出現年內高點的概率較大,三季度鋁價將維持高位振蕩,四季度價格或逐漸回落。
鉛方面,分析師在會上表示,2016年中國精鉛生產以原生鉛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原生鉛產量將止跌回升,再生鉛產量繼續維持增長格局,但增速將放緩。2015年中國精鉛消費十多年來首現負增長,預計2016年中國精鉛消費為460萬噸,延續負增長。
“鉛下游消費單一,與宏觀經濟走向的相關性明顯弱于其他有色金屬,影響鉛價走勢的最主要因素是鉛市場的基本面。”左習超表示,2016年鉛價缺乏消費支撐,內在上漲動力不足,雖有可能出現短期階段性上漲,但全年價格重心恐下移。
(關鍵字:銅 鋁 鉛 銅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