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家氣候中心公布強厄爾尼諾事件形成,并可能發展成極強。通常,厄爾尼諾發生時,有色金屬價格會發生明顯震蕩。在大宗商品交易中有色金屬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的價格變化能直接影響期貨、股票市場的漲跌。
簡單來說,厄爾尼諾主要影響有色金屬的采礦和物流,影響方式是降雨的多寡。說白了,厄爾尼諾其實就是太平洋“發燒”,導致太平洋周邊國家一點也不“太平”,出現氣候異常。比如太平洋西岸的菲律賓、印尼、澳大利亞容易出現干旱,太平洋東岸的秘魯、智利容易出現洪澇。
而這些國家恰恰又是部分有色金屬的重要生產國,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智利和秘魯的銅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38.5%,印尼和秘魯的錫產量占據了全球總產量的36.4%,菲律賓和印尼的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28.3%。
在菲律賓、印尼等基礎設施薄弱的東南亞國家,金屬采礦通常需要依賴于水力發電作業并通過水路運輸,一旦遭遇厄爾尼諾引發的嚴重干旱,可能引發缺水缺電停產,或者導致產品無法運送到港口。對于智利、秘魯等南美洲國家來說,情況則完全相反。如果出現厄爾尼諾,上述地區可能面臨大量降雨,遭遇洪水的礦區同樣將面臨停工減產風險。
從歷史統計來看,自1991年以來,每逢厄爾尼諾現象發生,鎳價格平均上漲13%。近十年,2006年8月-2007年1月以及2009年6月-2010年4月的兩次厄爾尼諾事件中,鎳的價格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類似的是,2009年-2010年的厄爾尼諾事件中,因為智利和秘魯在這一時段雨水偏多,多地發生洪澇災害,銅價格快速攀升。
(關鍵字:有色金屬價格 錫產量 鎳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