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報道:上周,上期有色金屬指數高開低走,周內最高達到2247.38,報收于2190.96,周下跌58.22。整體來看,國內經濟下行導致需求不旺,“金九銀十”消費并未出現有力度的改善,供應端的減產暫難以改變供需格局,基本面弱勢仍在主導金屬價格。上周,國內“雙降”消息對金屬價格的支撐極其短暫,加之美聯儲12月加息的預期再起,金屬價格仍將面臨極大的下行壓力。
基本面來看,需求疲軟導致的供應過剩局面及擔憂仍在主導金屬價格。雖然產業鏈中上游的一些企業已宣布或開始減產,但下游并未響應,實際需求弱和資金緊張等問題導致對金屬的需求不佳,供需矛盾仍會得到體現。
銅和鋅中上游出現減產現象,但銅材加工企業受制于房地產、汽車、家電等子行業需求下滑及資金緊張問題而對金屬需求不佳。鋅消費也難言樂觀,鋼材企業的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鋅消費,銅、鋅基本面難言樂觀。
中國因素仍是鋁價的主導因素,三季度鋁出口同比增長18%,國內產能增長壓力波及國外市場,而國內消費仍然不佳。同時,調降電價的消息又造成鋁價成本下滑的預期,如果沒有極端消息出現,鋁價企穩反彈力度仍有限。
鉛需求弱勢難以改變,主要是因為鉛蓄電池的被替代,但是短期內,鉛價重心可能會呈現逐漸振蕩下移態勢,可以觀察鉛價下沿被突破的情況。
綜合來看,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已過去,淡季又將來臨,基本面難言樂觀。
宏觀面上,美聯儲12月加息預期再起仍不利于大宗商品價格,中國和歐洲的貨幣寬松政策對金屬市場的利好相對有限,因為市場最需要的是刺激政策帶來的實體需求回升。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金屬價格企穩的最可能路徑是供應端率先削減改變供需狀況,之后,需要等待刺激政策帶來的需求回升,產能才能逐漸得以消化,而這個過程仍將會非常曲折,且需要時間。預計本周上期有色金屬指數仍將繼續下探,即使反彈,力度也不會太大。
(關鍵字:基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