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14.2萬個,遠低于市場預期的20.1萬個,失業率維持在5.1%不變。
數據顯示,美國9月衡量在職和求職人口總數占勞動年齡人口的勞動參與率降至62.4%,創37年來新低。分行業來看,拖累最大的是采掘業和制造業就業人數減少,反映了近期原油價格下跌帶來的負面作用。
另外,美國8月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則由17.3萬個大幅下修至13.6萬個,表明近期金融市場震蕩和全球性經濟放緩對美國經濟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不過,美聯儲副主席史丹利·費希爾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強勁到足以讓央行值得在今年底之前加息的地步,同時告誡說決策者們正在關注較慢的國內就業增長以及國際動態來決定首次加息的具體時機。他說,雖然之前兩份就業報告“令人失望”,但就業市場進一步好轉的前景“整體看來良好”。
費希爾在美聯儲發布的講稿中表示:“當然,這種評估的前提是假設穩固的經濟增長和勞動力市場進一步好轉的勢頭持續,這是支持我們所預期通脹將上升到我們2%目標的關鍵因素。”
費希爾表示,美國失業率(目前為5.1%)并沒有完全反映出“勞動力市場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松弛情況”。他指出,勞動參與率仍然低于趨勢水平,而且希望全職工作但在兼職工作的人數異常高。費希爾表示,隨著油價和美元的臨時性影響消退,預計通脹很可能會升向美聯儲2%的目標。
(關鍵字:美國 就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