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消費需求疲軟及油價大跌的影響下,日本總體通脹水平在零附近徘徊數月之后,終于時隔兩年再度跌入負值。
日本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剔除生鮮食品的日本8月總體CPI同比下滑0.1%,為2013年4月以來首次跌入負值區間;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則上漲0.8%。此外,日本8月能源價格同比下滑11%,汽油價格大跌近18%。
三井住友證券首席市場經濟學家巖下真理稱,能源價格下滑的影響在秋季將會見頂,日本在10月沒有必要出臺進一步刺激措施。不過,IG分析師伯納德則稱,日本CPI數據依然表明物價增長疲軟,日本央行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
日本央行設定的通脹目標為2%,為使日本經濟走出持續萎靡的陰影,2013年4月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啟動大規模購債計劃。在央行及政府一系列措施的輔助下,總體CPI再次進入通縮區間以及上個季度日本GDP的下滑,讓黑田和安倍面臨更大壓力。
上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安倍經濟學”已步入第二階段,日本差不多已經擊退了通縮,將致力于加強經濟、改善兒童保健和擴大社會福利并繼續施行吸引投資的政策。此外,安倍還宣布將GDP目標上調約22%至600萬億日元。有分析師評論,物價下滑將為日本央行帶來更多不利消息,要保持當前政策不變很難再說得過去。
(關鍵字:日本 GDP 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