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消息,中國保稅區銅庫存已經降至三年多來的最低水平,用戶利用上海市場的相對高價紛紛將銅從倉庫中提取出來。
倫敦商品研究機構CRU集團調查數據顯示,9月底銅庫存大約35萬噸,創下2012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相比一個月前的44萬噸減少了20%。保稅區位于自貿區,豁免關稅和增值稅。
沒有一個組織正式公布保稅區庫存,是全球商品貿易中的灰色地帶,機構對這些庫存的估計被廣泛的用于衡量中國需求。
CRU顧問Matthew Wonnacott表示,貿易商向上海市場銷售銅,因為那里相比倫敦更高,導致庫存下降。本質上這是一種套利交易。由于國內產量弱于預期,價格較高也在情理之中。
在套利交易中,貿易商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買入銅,在上海賣出。目前倫敦三月期銅大約5,072美元,上海每噸38,820元(6,098.9美元)。貿易商進口到中國還需支付增值稅和其它費用。
8月中國進口精煉銅同比上漲12%至262,691噸。上海期貨交易所監測的庫存自7月底以來已經增加51%至155,515噸。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銅產量不斷下滑。花旗期貨估計,因江西銅業、銅陵有色和紫金礦業常規檢修,銅產量將減少40,000噸。另外,該國第四大銅生產商金川集團因酸系統設備故障導致減產將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的局面。
(關鍵字:銅 銅庫存 保稅區銅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