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22日表示,經濟增速已現企穩筑底跡象,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速會維持在7.1%左右,全年可能會在7%或者7.1%左右的水平。
劉向東是在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第七十三期“經濟每月談”上做出的上述表態。
劉向東認為,從上半年的形勢來看,我國的GDP增速不存在被高估的問題。概括起來,上半年經濟存在四大亮點。一是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日益顯著,從GDP的貢獻度來說,第三產業的貢獻比重達到49.5%。其中,由于上半年股市行情變化,單單金融業就貢獻了近20%。二是消費驅動的增長循環正在形成,消費的結構實現了升級,對GDP的累計貢獻比重達到60%。三是經濟增長正在降低對投資的依賴。四是上半年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超過了GDP的增速,這有利于縮小城鄉居民差距,有利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總的趨勢來看,二季度我國制造業整體是趨于活躍的,經濟的企穩跡象是漸趨于顯著的。
劉向東表示,我國的發電量和用電量在二季度出現了回穩。工業用電量處于下降趨勢,但是下降的幅度已經在收窄,環比連續4個月為正。從發電量和用電量來說,經濟有回暖跡象。
鐵路運輸方面,企業貨運的需求不足。這表明我國經濟增速還是動力不足,存在一些問題。
中長期貸款在二季度經歷了一個大的回升,為基建投資解決了失血的問題。當然,這個回升與我國的貨幣政策有關,貨幣政策經歷了連續的降準降息,目前M2的同比增速上半年為11.8%,基本接近年初的12%的目標,表明指標向好。
劉向東認為,總的來說,上半年經濟增速已經止住了下滑的態勢,目前已經到底,二季度比一季度的增長更趨穩定,如果下一步穩增長的政策實施到位,下半年經濟還會進一步回升向好。預計三、四季度經濟增速會維持在7.1%或者7.2%左右的水平,全年可能會在7%或者7.1%左右的水平。
(關鍵字:經濟增速 GDP 用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