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消息,行業消息人士表示,未來數月中國銅進口量料維持在低位,因國內貿易公司減少以融資為目的的進口活動,反而轉向手續更簡便、回報率更高的國內市場。
自一年前青島港金屬貿易融資騙貸案被曝光后,中國及境外銀行紛紛減少對此類公司的借貸,中小型企業被迫減少進口,有的甚至倒閉。
貿易商稱,過去一個月銅進口需求疲弱,因為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中國之間的價差不利于進口。
他們表示,本周上海保稅倉庫中的精煉銅較LME現貨價格溢價下滑至每噸55-65美元,3月份時約在90美元。
本周有1,000噸韓國銅以每噸52美元的溢價賣給中國。
“只有中國庫存大幅下滑的情況下,才會增加進口。”國際貿易公司的一位貿易商稱。
融資業務向國內銅轉移也支撐疲軟的進口趨勢。
上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型貿易公司經理表示:“進口有風險,但在國內市場進行相同的操作卻幾乎零風險。”
貿易商稱,利用國產銅融資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匯率風險。
(關鍵字:融資需求 中國銅進口)